熊萍萍拿油紙托著遞給年輕人:“嘗嘗。”
年輕人挑眉,接過去嘗了。
他平日很少吃雞爪,那東西沒什麼肉,也不進味兒,不好吃。
這小攤上的雞爪不知如何燒的,色澤油亮,入口即化,咬起來鬆軟又油潤。
可惜只有那麼一截,一口就吃沒了,只覺得回味無窮。
年輕人:“來一對燒雞爪,算了,來兩對。”
熊萍萍拿出事先折好的油紙袋,夾了四個雞爪裝袋。
年輕人付錢的時候,她又從旁邊的小烙鍋里夾了一個剛出爐的鯛魚燒:“小店初開張,送一個小魚燒餅,喜歡再來。”
熊萍萍覺得鯛魚燒拗口,人間很多城池並不近海,大多數老百姓也不知道鯛魚是什麼魚,倒不如就改做“小魚燒餅”,好聽又好記。
她沒有那種專用烙鍋,路遙本來想送她一套。
熊萍萍拿到烙鍋研究了一陣,回頭自己打了一個,還修改了小魚模具的細節,做成了人間比較常見的小鯉魚。
熊萍萍的父親是獵戶,打獵用的工具至關重要。
她往常時常幫她爹送柴刀箭頭去鎮上的鐵匠鋪,次數多了,學了些許皮毛。
熊萍萍的小推車、小魚烙鍋都是自己打出來的,給不仙鎮上的老鐵匠一些靈石,借用他家的爐灶和工具。
煎餅果子機比較麻煩,熊萍萍做不出來。
她就拿烙餅的大鐵鍋練習了幾天,控制火候需格外注意,但節省下一大筆開銷。
送小吃食的操作,熊萍萍是同路遙學的。
她以往做生意,可捨不得送這麼貴重的吃食給不知道會不會再來的客人,但路遙開網吧,時常給客人一些小零食,小妖們非常受用。
熊萍萍也收到過,確實很驚喜。
對面的年輕人愣了一下,臉上的神色忽然就變了,嘴角上翹:“多謝小娘子。”
年輕人拿到小魚燒餅,形狀實在新奇,他低頭就咬了一口,甜甜糯糯,中間有夾餡,但和尋常點心鋪子裡的餡料不太一樣。
這夾餡是紅色的,酸甜味兒,略微透明,聞起來有一股說不出來的果香。
“這甜燒餅還挺好吃,再來兩個。”
熊萍萍麻利地往小烙鍋里倒麵糊:“好咧。”
開張之後,熊萍萍小攤上的生意逐漸好起來。
哪怕她的吃食價格比街上小攤都稍貴一點,但只要嘗過的人,或多或少都會買一兩樣回去。
偶爾遇見穿道袍的修士,熊萍萍就會送他們一粒蒲公英種子。
謝梓黎坐在街邊的茶鋪,等師兄師姐辦完事情來找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