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六嬪已滿,戴佳氏就很有可能不會被封嬪。
看上去對於黃令曼來說是一件好事,畢竟戴佳氏的來歷可不差。
她是仁皇帝的成妃出了五服的族曾侄女,成妃和成妃的兒子允祐雖然已經去逝,可允祐的兒子弘暻還活著繼承了淳郡王府。
除此之外了,戴佳氏的額捏章佳氏是仁皇帝的敬敏皇貴妃的親侄孫女,而敬敏皇貴妃的兒子胤祥可是先帝最信任的皇子,還給了現在大清朝獨一份的世襲罔替的親王爵位。
這關係說近也不近,說遠了也不遠。
如果戴佳氏生下一子,有問鼎皇位的機會,相信無論是淳郡王府還是怡親王府都會大力支持。
老實說以戴佳氏的家世,如果不是她阿瑪在乾隆十四年病逝,她做皇子嫡福晉也使得。
不過戴佳氏有點倒霉,乾隆十八年大選那一年,家世父兄比她家世好的秀女不少,阿瑪病逝的她在那些人面前家世顯得還是低了些,加之弘曆兒子不多,她自然當不了皇子嫡福晉。
看上去戴佳氏是大敵,可問題是戴佳氏的肚子不爭氣呀,連生兩個女兒,第三個孩子還小產了,連帶著她也一起被帶走。
更何況,黃令曼心裡是有自己的計劃,就算發生了蝴蝶效應,戴佳氏生下了兒子來,只要她的計劃成功,也無關緊要了。如果沒成功,那也不用擔心未來的事了。
所以比起未來蝴蝶效應戴佳氏生子之類的,黃令曼更看重的還是戴佳氏以嬪位入宮,分擔她身上的壓力。
前面一個舒妃已經讓人壓力十足,畢竟現實擺在所有人面前,現在舒妃已經是妃位之首,是後宮的第三號人物。
後面再來一個直接就是嬪位分入宮的戴佳氏,大家肯定更是會如臨大敵。
尤其是皇后。
她自己就是過來人,如果現在她薨逝了,那麼最有可能成為三繼後的人,不是容貴妃,而是舒妃。可萬一戴佳氏能生下一子來,那麼就很有可能會是戴佳氏。
黃令曼也知道即便是戴佳氏入宮肯定還會有人的目光放在自己母子幾人身上,畢竟戴佳氏到底能不能生下兒子,兒子能不能平安長大都是一個未知數,可能分出去一些壓力,也總比沒有強。
因此,黃令曼是一定要戴佳氏以嬪位入宮,這樣才會讓其他人產生壓力。
那麼六嬪之位,在乾隆十八年之前就不能滿員!
必須要空一個出來,留給戴佳氏。
因此黃令曼選擇制止那貴人救皇太后的行為。
即便是皇后當年沒有把那貴人分到永壽宮來,黃令曼之後也會讓愉嬪打著同有蒙古血脈的旗號,去交好那貴人,倒時候一樣能阻止那貴人救皇太后。
皇后把那貴人分配到永壽宮來,只不過是更方便黃令曼的行動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