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清理的人都被清理了,證據鑿鑿。刑部跟大理寺,很快將罪人,流放的流放,問斬的問斬。
不過四五日有餘,這王都就換了新主人。
最高興的莫過於太子的支持者,太子歸來,他們的地位得到保障,前途可謂一片光明。
那些臨時倒戈背叛太子的人,卻陷入惶恐不安。有些人一夜之間病倒,全家人戰戰兢兢,大門不敢出。
然而太子正要準備登基,下了大赦天下的命令。那些罪小的,都被放過。那些罪重的,依照情節嚴重,貶官的貶官,降級的降級。
除了雲妃,德妃兩家人,幾乎沒有人受到波及,丟了性命。
一時間,街頭巷尾,朝堂上下,都是對太子厚寬仁德的讚美之詞。書院裡的學生,更是因為這次,得到了開恩科的機會。
太子新登基,必然要廣納人才。這種做法不僅讓太子的名聲更響亮,更是得到天下讀書人的敬仰。
而在太子登基的當天,太子妃理所當然被封為皇后。只是這封后大典一過,便有人議論,皇帝應該廣納後宮繁育子嗣。
選秀這件事情,太上皇在位之時就已經做過。
皇后認為這確實是該提上日程,新帝登基,廣納後宮也是必要的。
大臣還沒有說話,皇后倒是先來徵詢皇帝的意見。
皇帝聽了她的話,一言不發,只是開心的逗弄兒子跟女兒。皇后拿不準陛下的心思,忐忑不安。
幾天前母親就進宮,讓她為皇帝選秀,這是身為一個皇后的本分。切不能因為嫉妒,而讓自己有了污名。
皇后心中雖有小小的不快,但她也知道,這是為人妻子該做的事。
誰知第二天早朝,大臣們提起選秀一事,卻被皇帝堵了回來。
「朕聽聞民間有些地方,因為女子缺少,很多百姓甚至還沒有娶妻。朕新登大寶,受萬民景仰。怎能為了一己之私,將如此多的妙齡女子留於後宮?」
「朕還聽說,南海之地這些年因為章平侯的把控,導致百姓人口驟減。百姓乃是國之根本,若天下百姓無法繁衍子嗣,朕這個皇帝生再多孩子又有什麼用?」
「朕的後宮,已經有皇后生育皇子。以後還會有更多子嗣,不需要在廣納美人。更何況,成帝的教訓擺在眼前,後宮女人多了,只會耽誤朝政。你們難道,是想讓朕變成晚年的成帝不成?」
大臣們驚恐,跪在地上,連連說不敢。
皇帝滿意地點點頭「還是讓這些女子留在民間,為我大越繁育更多子民為好。諸位愛卿也都引以為戒,為天下百姓著想,切不要因為一己之私,填充後宅。」
皇帝的這一番話說得大義凜然,頭頭是道,那些還要勸阻的人頓時啞了聲,無話可說。
皇帝甚至將成帝晚年昏聵的醜事拿出來說,他們要是再勸說,豈不是逼著皇帝做昏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