妻子生前說的話在他腦海中迴蕩,或許妻子在的時候他沒法違背妻子的意願,但是妻子走了。看著眼前尚且年幼懵懂的兒子,張啟辰暗自下定決心要把他培養成精英。
首先得讓他好好學習,有知識才能實現更遠大的抱負,光是在學校,優異的成績也會為他帶來不少好處。總之就算完全不說其他方面,他的學習成績一定要優秀。
於是他在忙碌之中總會抽空提問張知疑在學校一天都學了什麼,碰到了什麼事。等他會寫字了就拿本子讓他自己記下來,學習和生活分開記。等從小學升上初中之後,他還會幫張知疑請一對一的家教來家裡上課,讓他不留下任何一個漏洞。
這孩子的成績自從初中起就沒讓他操過什麼心,也總是保持在年段前三。直到高考,他們都以為張知疑可以穩定進全國最好的大學,畢竟他的心態和實力都有目共睹,出錯的可能性太小了。
可是意外還是發生了。
高考前一天,張知疑莫名其妙發起了高燒。張啟辰帶著他去打針吊水,儘量減少發燒帶來的影響。他不記得那天他是怎麼在焦灼的狀態下安排好一切的,只記得張知疑緊緊抓著他的手,含著眼淚說自己不想復讀。
他答應了,甚至在內心深處責怪自己對張知疑一直以來的嚴格要求,或許妻子說的是對的,只要孩子健康幸福,一切都好。
高考的分數排名出來了,張啟辰直到現在也不知道張知疑當年到底考得怎麼樣,只知道他被一志願錄取了。
那是離家很近的國內知名重點大學,實際上也只是比最好的大學差一點而已。張知疑按他的期望讀了經濟學,依舊在他面前沒有什麼情緒波動,仿佛只是做了自己該做的事。
其次得讓他有能力,有效溝通、解決問題、穩定情緒、批判創造的能力。
這似乎用不著張啟辰親自來教,年幼的張知疑就已經可以帶著一群同齡的小孩把幼兒園攪得天翻地覆了。
園長打電話讓他把小孩領回去,原因是張知疑挑食,教唆其他小朋友一起不吃飯來抗議,理由是什麼“吃了他們接著做,我們還是會收到這種菜;不吃的話要麼抗議成功就可以永遠不吃這道菜,要麼直接回家可以吃家裡更多的好吃的”。
以及在學校里也是上課時間不上課跑出去玩,之前被他攛掇過的同學也跟著一起去玩,最後識字課變成體育課。
明明張啟辰問起來的時候,張知疑還能答得頭頭是道,似乎每天都在認真學習。實際上啥都沒學光去享受童年了。
在張啟辰勒令下張知疑勉強夾著尾巴做人。因為他說如果張知疑再繼續這樣,他就要讓他在家裡也沒有“好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