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修生養息,倒是最好的辦法。
鴻臚寺少卿思索了許久,提議道:「若不然這般,人大啟是不可能放的,但可留他性命,當做人質扣在大啟。」
皇帝思索片刻,讓鴻臚寺少卿去擬好談判事宜。
留下嵇堰:「你說那面首是因宮女和腹中孩子才供出榮華所做的惡事,且說他對那婢子是否有真情?」
嵇堰:「或有,但與他心里的道來說,不足一提。」
皇帝聞言,倒是歇了威脅的心思。
「按照鴻臚寺少卿的說法,不殺,但要用他做質子,嚴加看管,再把那有了身子的宮女送去讓他安分。」
嵇堰頷首應聲,餘光瞥見角落裡有幾份廢棄的聖旨,心下約莫知道是什麼。
隨之道:「聖上先前安排臣清算洛陽城內,長公主之下的勢力,臣清算了一部分,可要呈上?」
又提起皇姐,皇帝感覺頭又隱隱泛疼了:「說罷。」
嵇堰稟告:「臣徹查了影閣,不僅發現其買消息,押鏢,內里還可買兇殺人,更甚至在大啟在外邦,皆大肆拐賣年幼稚童,從而培養成死士。」
聽到前者,皇帝眉頭是皺著的,可聽到最後,拐賣稚童培養死士時,臉色頓時冷沉如水。
從皇帝不忍斬殺突厥幼子,嵇堰便知皇帝對幼童總是多了幾分心軟。
嵇堰繼而道:「經查明,能查得清楚的,從影閣開創十五年以來,被拐來的人數多達三千人以上,年紀皆在三歲到六歲間。」
這個年紀,既能自理,長大卻也不能太記得被拐之前的事,也最為容易灌輸以效忠主人為最高信念。
皇帝閉上了雙目,許久後,才睜開雙目,頗為疲憊的問:「榮華長公主被關的一個月,都在做什麼?」
嵇堰應:「在牢中默寫經書,不曾鬧過。」
聞言,皇帝笑了:「她是否覺得朕一定會留她性命,所以才這般的有恃無恐?」
嵇堰低頭:「臣不知。」
皇帝呼了一息,吩咐大內監:「擺駕京兆府獄。」
站了起來,皇帝看向嵇堰:「你說,是該像那面首一般,留她一命,終身監禁,還是三尺白綾?」
嵇堰依舊是一樣的答案:「臣不知。」
今日他若從中選一,他日長公主犯錯,會遷怒。
便是三尺白綾,等光陰漸去,歲月掩去了怪罪,帝王再思念起胞姐,心中生刺,而他便是那根刺。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