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兒後來插手的政務越來越多後,與陛下的矛盾也就不可避免的爆發了。
政見不合,是一件大事。
那時侯,象兒二十六歲。
儲君與陛下當朝爭執,勢同水火。
陛下全程黑著臉,儲君也是當仁不讓。
那是第一次。
朝中臣子們自然也都很驚訝,不得不多方考量。
如今是儲君少壯,而陛下衰老。任何一個帝王年老後,都會忌憚年輕的儲君。
因為他們只需要做一點點事,就可以取而代之。
大臣們想,或許陛下也是這樣的吧?
不過鳳儀宮中,今日擺小宴。
陛下和儲君同席而坐,還能一起喝酒。
外頭的人或許不知道,不過宮中的人知道,陛下如今還是時常宿在鳳儀宮。
儲君也常忙到顧不上回東宮去用膳,都是在太極宮或者鳳儀宮裡用的。
他們依舊親近。
只是到了下午,太極宮御書房裡,陛下和儲君的爭執再次將外頭的侍衛和宮人驚得不得安寧。
他們爭執的是國計民生,是天下大事。
英瓊樓寸步不讓是因為他擔心兒子年輕,太過想當然。事情一旦辦錯了,日後他如果一直按著這樣的思路去走,是要動搖江山的。
而象兒覺得,父皇英明,但是有些事可以改變的更好。
所以誰也不讓誰,次日早朝,還要繼續吵。
有的人輾轉來無眠這裡打聽消息,無眠是滴水不漏的。
象兒要成為一個合格的帝王,肯定需要一點自己的思考,如今英瓊樓身子還好,父子倆就慢慢磨合。
真要是父親在的時侯什麼都聽,父親過世就全部都要改,那才是要叫朝臣們吃不完兜著走。
而且她看著呢,他們只爭那些朝中大事,並沒有開始消磨父子感情。
雖然這兩者很容易混為一談,但這不是還有她這個受陛下愛重的皇后在麼?
何況如今後宮沒有任何一個女人能在這對天下父子中間多說一句話,
也並沒有哪一個皇子能在陛下心目中與象兒旗鼓相當。
所以她不擔心。
最後這件事是陛下和儲君各退一步。
不過也算辦的圓滿。
英瓊樓知道,對於象兒來說,他對那些犯錯的地方官員是手輕了。
只是天下沒有不貪的官員,如果官員不能辦事,成日裡只知道標榜自己的清高,那這天下才是要完了。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