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了先生來家裡教導,先生也誇張解是個天才。
反正就是誰都夸。
張解十四歲那一年,他祖父過世了,家業就落在他父親身上。
叔父們因為沒嫡親子嗣,也不是長子,所以繼承的就少。
那時候,尚未有科舉,商人家的孩子想要做官,是千難萬難的一件事。
但是當時,流行以文會友。
你或者有一筆好字,或者會丹青。
什麼都不好,清談也行啊。
這張解,就一門心思練字,也想當個羲之之流。
他爹在他二十歲那一年,也過世了。
死前,已經給他娶了門當戶對的王家女做妻子。
他爹過世後沒多久,他娘也一病去了。
從此,這偌大的家業,就落在了兩口子身上。
王氏十分能幹,寫的一筆好字,甚至也能與人清談。
是個極其厲害的才女。
最開始時候,兩口子相處和睦。
有朋友來,吟詩作賦,說說時局,說說理想。因當時社會不穩定,大家都擔憂極了。
每每,王氏的見解都叫人覺得眼前一亮。
自然就有人夸。
一回兩回尚可,時間久了,張解就不高興了起來。
他不高興了,也不說,還想博得個大度的名頭。
只是發奮起來更要寫出好東西。
可寫字這種事,平常心下,才能有好的。
一心攀比,豈能有效果?
於是,一年兩年下來,越發是不像樣子。
張解這個人,本就是從小被慣著哄著捧著長大的,自己完全不知自己幾斤幾兩。
小時候的聰明是真的聰明,可也就是比一般孩子稍微聰明一點。
只是家裡就這麼一個獨苗,三分也被吹成十分了。
至於先生,拿著束脩呢,自然不說他不好。
可其實,十幾歲上的時候,他剛愎和自負,驕傲自滿就已經暴露了出來。
他有個好友,出身貧寒,人也不怎么正派,腦子倒是好使。
知道張解迫切的希望自己成為一代文豪,希望自己的字能千金難求。就開始打主意了。
說京城裡頭,宰相其實最喜歡這些,只是這麼遠,宰相不能知道。
就提出,說兄弟你家業如此豐厚,並不缺錢,不如使些錢,將字送去宰相跟前。
宰相喜歡,你自己也就有了名氣。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