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澄扭頭看一眼妹妹何湜,見她不做聲,只溜眼珠子,何媽一抬頭,人又立即埋頭奮筆。何澄失了盟友,只得敷衍何媽,說盡力一試。
何媽竭力掩飾欣喜,不忘提點她,最好跟程季康合影一番,「就算辦不成,我也留個照片給人展示一下。」何澄想,那我可更不能拍了。
她嘴上答應了何媽,但並不打算真幫這個忙。到時滿一個星期,她在姑媽前演一番,說自己被程季康秘書拒絕了,電話打不過去,這事就算結束。何媽會惱羞成怒,會在人走後罵她,但沒所謂。
日子按部就班過著。新界士多店老闆娘主動聯繫她,說想起一些線索,她便趕緊進了村去採訪。現在她多了個心眼,不再喊上前輩,得了線索,自己悶頭寫完稿,發一份給鄔瑪,再抄送給主編跟副主編。
雜誌下廠印刷那天,她被安排到澳門採訪當地回歸後的旅遊業情況。跟當地旅遊局事務代表吃過晚飯,她從五星級酒店餐廳出來,路過宴會廳,見那裡正在搞一場晚宴。她朝裡面看一眼,見到都是穿晚禮服的人。她對這種場合不適應,匆匆走開,卻迎面見到程季康從裡面出來。
他也注意到她,遠遠看著。旅遊局代表跟何澄說:「是程記的人。不好意思,我過去打個招呼,順便介紹你們認識。」
何澄察覺自己一陣緊張,但她習慣了飾演活潑人格,因此站在代表旁邊,熟練地假笑。
代表介紹說,這是香港程記總經理,程季康。
何澄:「程生,你好。」
代表說,這是《得周刊》記者,何澄。
程季康:「何小姐,你好。」
澳門旅遊局希望港澳兩地企業合作,聯手多搞活動吸引內地及海外旅客。代表跟程季康相談甚歡。何澄跟他說,不打擾了,我還要趕船回去。代表說,是我們不夠周到,不好意思。何澄說,沒事,我們記者都是自己來來去去的,做完一個採訪就趕下一個。代表說,這次交流很愉快,希望下次還有機會。何澄說,會的會的,拜拜。
程季康一直在旁,靜靜地看著她,直到她轉身離開。
回到香港,她看到雜誌原文刊發了她的稿子,只是她從唯一作者,變成了第二作者,排第一的是不在場的前輩。這種事情,在內地實習時她見過,但在香港時只聽說過一次,那次還是採訪主任提前打過招呼,要求加上提前拿了線索、但臨時有事的同事。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