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在去年秋這種改良被推行向全公社,每個大隊都有半數左右母牛揣的是西門塔爾種牛的崽。
今年春4月底,經過280天左右的妊娠,各大隊的母牛終於開始發作起來了。
場部的獸醫和獸醫衛生員們的災難也來了,因為之前對今年迎犢子會遭遇的困難估量不足,準備不夠充分,當各大隊都出現難產母牛時,場部的獸醫站被打得措手不及。
獸醫和獸醫衛生員數量嚴重不足,呼色赫公社十幾個大隊,每個生產隊之間的距離都在幾十到上百公里之間,從給第一頭難產母牛接產起便開始了連續近一個月的奔波。
3名獸醫帶著十幾名還不太能獨立操作難度如此大工作的獸醫衛生員,幾乎只能在從這個大隊趕往另一個大隊的車上睡覺。吃飯要找工作間隙,根本做不到規律飲食。常常這邊正等母牛努責呢,那邊獸醫已經靠著牛棚睡著了。
這個獸醫急缺的時候,一些大隊裡的民間獸醫也再次操起老本行,那些不被認同的偏方法門重出江湖,雖然時靈時不靈,總也好過沒有獸醫。
整個接牛犢子的時間段,最受益的還是距離場部近的幾個大隊,距離遠的大隊常常是即便派人來找獸醫,也找不到人或者沒辦法帶走獸醫——人家這邊大隊的牛也正生死關頭呢,難道為了你們大隊的牛,就眼睜睜看著這裡的牛死在這兒不管?
常常是找獸醫的人來場部了,最後又紅著眼睛灰著臉離開,幾天後再來……
等到5月中旬,第2、第3、第5大隊的母牛全生完犢子,獸醫姜鵬飛終於倒出空回場部家裡睡了個囫圇覺,醒來去獸醫站整理看診日記和近1個月的所有工作時,看著一堆堆各大隊留在獸醫站的【請求獸醫來救治】的緊急條子,心裡一陣陣地痛。
接下來他要順著這些條子一個大隊一個大隊地跑,看看這些生病需要救治的牲畜最後怎麼樣了。希望還趕得及救吧……
「小劉同志,你把我的藥箱,還有孕牛常見病需要的中藥都裝箱,咱們往遠的大隊走走看看。」姜獸醫一邊說,一邊把條子按照大隊拆分匯總,考慮著就從近到遠地走吧,一個大隊一個大隊地看。
再拎起桌上另一個本子上的打疫苗的行程安排,他臉色直接黑了下來。唉,第六大隊後面所有生產隊的冬羔疫苗都還沒來得及打,這邊母牛難產潮真是把所有工作都耽誤下了。
放下幾個停滯下來的待辦工作表,姜獸醫抹了把臉,揉了揉酸痛的眼睛,又繼續整理接線員記錄的、裝了電話的幾個大隊打來電話時留的言。
【兩頭母牛難產,一頭母牛產後子宮脫垂,一頭牛犢產後持續發燒……】
【兩頭母牛產後胎衣不下,一頭母牛乳房硬邦邦的不產奶了……】
【小牛犢拉血……】
姜獸醫只覺一陣陣頭疼,臉上又添了幾道讓他看起來苦哈哈的皺紋。
將這些留言條也與之前的條子匯總到一起,準備把第七大隊的條子壓在第八大隊條子上方時,姜獸醫左找右找居然都沒發現有第七大隊的條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