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一邊說一邊敲鋁盆,笑著道:
「大隊長說,為了讓羊和馬不受打雷閃電驚嚇,就得提前在打雷前敲鑼打鼓製造響聲,讓牲畜適應巨響,它們才不會被驚雷嚇到。」
「……」林雪君。
呃——
原來不是為了歡迎她,是為了『歡迎』隨她而來的雨雲和雷電啊。
…
大雨下了兩天,林雪君接山泉水的水槽里不止早早盛滿了水,裡面甚至還出現了幾條不知名小魚。
隊裡幾戶人家屋子、氈包漏雨,大隊長每天帶著年輕人東奔西跑地給社員房頂補瓦。
閃電擊倒了後山農田邊的一棵參天松樹,幸虧大雨一直在下,並沒有起火。
大隊長冒雨帶青年人把大松樹搬到陳木匠院子裡後,又帶人跑去半山腰守林人王老漢家後面,把一棵半死的大松樹給砍了——大隊長怕閃電把這棵竄天樹劈了,樹倒下去如果壓到王老漢的小屋就糟糕了。
對於林雪君和衣秀玉來說,大雨天卻是難得的清閒日子。
他們不能出門幹活,就整日在屋裡燒著火灶,把腳插進椅子邊趴著的小狗的肚子下面,聽著雨聲看書。
林雪君也趁機將這幾個月的心情和見聞書寫成文章,請衣秀玉一筆一划用娟秀的鋼筆字幫忙各謄抄了好幾份。
稿件折好後放進信封里,等孟天霞從場部回來後交給她,其下次去場部時再幫忙郵寄給報社和廣播站。
…
雨停的這一天,公社派來的10名知青抵達第七生產隊。
這在整個呼色赫生產隊都是非同尋常的一件事。
來送知青的大卡車駕駛員跟著下車,在邊上探頭探腦看了好一會兒熱鬧,也沒鬧明白為啥給第七生產隊送這麼多年輕人。
當天晚上大隊長就拍了板,選5個去春牧場,5個留大隊開荒脫坯。
於是,第二天早上就有5名知青背上在公社知青辦領的羊氈子羊皮襖等東西,坐著馬車去了春牧場。
剩下5個則被安置在穆俊卿他們氈包另一邊,由大隊長帶著穆俊卿幾人幫忙新支了一個氈包。
留下的4個男知青住在新氈包里,另一個女知青則被送去跟吳老師一起住,先一邊幫吳老師教學生,一邊熟悉大隊的生產勞動。
與10名新知青一起來的,還有陳社長的一封信。
信上說為了方便在公社其他生產隊急需獸醫時能儘快聯繫上林同志,公社會優先落實第七生產隊的供電和電話通訊。
「林同志啊……」大隊長王小磊捏著這封信久久不能平靜,不知第幾次感嘆知識和技術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