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林,你快看看。」
幾分鐘後,老林書記拿到《首都早報》,找到了落款為『林雪君』的文章。
他一直想讓兒子從部隊回來後去看看女兒,偏偏兒子被部隊派去幫農民種地,可能要等秋收後才回京,想讓兒子親自去看看小梅的事情只能一拖再拖,倒是小梅的信和好消息一件又一件地傳遞了過來。
他捧著報紙,手指輕輕拂過『林雪君』這個名字,當年老爺子專門找人給起的。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塵。忽然一夜清香發,散作乾坤萬里春。】……
家裡人總是叫她『小梅』,僅僅用毛筆在新學期包好的書皮上幫她寫上名字時,才會隨著筆劃不由自主默念『林雪君』三個字。
生活中卻少有用這三個字喊小梅的時候,如今……
如今這三個字用標準的印刷體印在首都的大報紙上,占了第3版大半版面。
回想過去大半年,這孩子剛提議要去邊疆支援時熱血沸騰的樣子,後來她初抵呼色赫寫信求救想回北京。又一陣子後她嘗試融入生產隊,寫信請家裡人不必擔心,說生產隊的人對她都很好,一起去的知青們也都是志同道合的好同志。
現在,她寫的文章竟悄悄登上家鄉的早報,默默給了家人一個好大的驚喜。
這孩子……哈哈,這孩子!
…
當林父激動地站在辦公桌前俯首認真閱讀起女兒的文章時,首都街頭巷尾許多買到報紙的年輕人也在閱讀,或與身邊同齡人討論著這篇文章。
也有的捧著報紙,讀了一遍又一遍,漸漸沉入林雪君所描繪的場景和勞作中去,隱隱約約間,他們仿佛找到了在城市中一直未能尋找到的答案。
在這篇文章里,她描繪了邊疆的夏天,草原上遍開的野花,興安嶺森林裡美味的野果子、榛蘑和采不完的草藥。
社員們開荒耕種出來的新田地,肥沃的黑土地包裹住種子,將綠苗送出地面,滋養它朝著太陽蓬勃生長。
知青們鋸木頭做房梁,脫大坯、壘大牆,熱火朝天地幹著東北民間『四大累活』之首的兩項。每天都覺得干不下去了,第二天卻又準時站在太陽下揮汗如雨。
這裡的土坯房要自己建,院子要自己圍,想吃雞蛋要從小母雞崽開始養。擠牛奶、放牧、耕種、上山采野菜野果子……一睜眼儘是看不完的活。
可大隊一天天變好著,路鋪平了,土坯房變多了,種的韭菜馬上就可以吃了,小雞小鴨每天都嘎嘎喳喳叫,追著你討飯吃……等到了秋天,牛羊會肥,養壯的馬兒會送進軍隊做軍馬、送到農區做工作馬、送去全國各地做騎乘馬。山坡上的莊稼會豐收,長大的小母雞會下第一顆蛋……
【……我們在發展,我們的確是祖國的希望,是祖國的大樹,是祖國的未來。
……我們不曾辜負春光,不曾辜負這一趟遠行,不曾辜負青春熱血,和那時許下的諾言。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