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生產隊種的玉米和高粱收割了,第七生產隊也分到了兩大車高粱杆、玉米杆。穿過駐地碎石路的拖拉機上,綁得結結實實的草垛幾乎有十米高,虧了孟天霞和劉金柱的開車技術夠好,沒讓這搖搖晃晃的草垛倒在路上。
卸貨後,孟天霞跺了跺開車踩油門離合器剎車踩得發麻的雙腳,對大隊長道:
「我們歇一天明天還要繼續去場部,第一生產隊還有許多高粱杆啥的呢。
「他們那邊日照足,東西熟的比咱們生產隊早,上個星期就把種的糧食菜都收了。現在地里都是豆角秧子、土豆秧子啥的,高粱杆也還有不少呢。
「他們第一生產隊種的多,自己要規整了餵牛羊也忙不過來,牛羊更不可能一冬天就吃這些秧子杆子,肯定還要往其他生產隊送的。
「現在最大的問題就是大多數生產隊運力不夠,如果不趕快拉回來晾曬好了,那些秧子啥的來不及收攏,都得爛在地里。
「我們和劉金柱明天回去場部繼續去第一生產隊地里割秧子,能拉回來多少就拉多少。」
「夠奔波的,辛苦你們兩位拖拉機手了,明年咱們爭取再買兩輛拖拉機。」大隊長算計過今年的收成。
等再過半個月一個月的時候,他們的牛羊就要出欄了,今年牲畜損耗少,能賺不少錢。
到10月份前把山上的地收了,能填補大食堂大半的需求,今年去場部買的蔬菜少,可以省許多錢。
明年說不定不僅能買兩輛拖拉機,還能買更多其他工具。回頭再多買點青瓦之類的,給大家把駐地里的土坯房啥的都修整修整,別一到夏天就挨屋的漏水。
秸稈、高粱杆、玉米杆等被生產隊的壯漢們搬到儲草的半露天倉庫,抹一把汗,抬頭看過夏天打草後晾曬在這裡的乾草和這些新拉來的穀物杆子,小山一樣的工整堆著,真令人賞心悅目。
這麼多草……多好啊。
過幾天再打一次秋草,今年冬天牲畜們肯定餓不著。
停車場上草杆被卸貨完畢,孟天霞和劉金柱又將堆在最裡面的包小麗採購來的物資搬下車。
都是些鹽、味精、醬油膏、葷油啥的,每次包小麗進場部都會買一批這些東西。
場部這些日用物資的儲備有限,每次一有新貨,很快就會被各生產隊採購一空。配額之外可隨意購買的量不多,能買到就要儘量買,不然冬天前根本買不夠過冬的量。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