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模範們每日一次的關心慰問卻沒有停, 他們想知道病馬們是否得到了救治。
「馬只要餵夠精料, 其實比牛的耐力強,我們那邊料夠, 都用馬拉犁。我能做模範,帶著社員們種好公社裡的田地,都得靠工作馬群幫忙。一匹好馬也頂得上一台好機器了啊, 我帶著的馬跟我都可好了, 別人使喚不動的時候,我一過去, 跟著嘮會兒磕,馬就聽話。」
一位種植模範一邊興致勃勃地講述自己跟馬的故事,一邊嘆氣道:
「要是馬生病,真是最糟心的事兒。有時候得了結症啥的, 獸醫來了也治不了。眼睜睜看著跟我們一起犁地開荒幹活的戰友倒在地上痛得嘶鳴, 心跟刀挖一樣。我們餵馬都餵得可仔細了, 生怕照顧不周……這一下子病倒了十幾匹,那都相當於我們兩三個生產隊的工作馬生力軍了啊,飼養員得多心疼啊!」
「那可不嘛,我們在草原上有點啥事不都得靠馬。傳遞個信息,運輸個東西,要是沒有馬,那真是舉步維艱。有一年我們生產隊有位婦女難產,全靠一匹千里馬帶消息出去請醫生啊——」
大家七嘴八舌地分享自己身邊好馬、救命馬的故事,越聊越是感慨,越聽越是心疼病馬群。
第一個參觀日的傍晚,他們得到了關於病馬得到救治的第一個好消息。
第二天傍晚,電話里傳出「病馬沒有新增死亡。洗胃順利完成,病馬腹內出血的症狀正在緩慢被控制住。」
第三天傍晚,所有病馬的症狀都得到了有效控制,病馬雖然食慾不佳,但急喘情況好轉,肌肉震顫情況基本消失,精神恢復許多。
每天都有好消息傳來,大家白天參觀、考察和學習,心裡卻始終牽掛著城北馬棚里的病馬們。
到第四天下午,參觀過昭君墓,學習過歷史知識,一名模範忽然提議轉道去城北馬群,探望一下那位大家還沒見過的林雪君同志。
孫主任打電話問過上級領導,這才帶著隊伍臨時轉向,直奔城北而去。
大家到的時候,老張和飼養員一起努力調來的半板車橘子皮剛卸貨。吳大鵬等人都充當起苦力,大鍬鏟起橘子皮丟進食槽子裡,給病馬理氣健胃,幫助它們恢復食慾。
馬棚人多,髒污都得到了及時清理,風一吹,食槽里的橘子輕輕搖晃,四野橘香瀰漫。別說馬了,人聞到都覺口水分泌,想要吃點什麼好吃的。
林雪君扶著一匹病馬的脖子,手指輕觸幾下找准靜脈後,針頭快速往裡一紮,捏著膠皮管的指甲微松,血液便往回倒流。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