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晚一夜好眠,大家坐火車積累的勞累得到緩解,在往北去第七生產隊的路上,杜教授便表示想要看一下呼倫貝爾草原上更多的風貌,了解一下這邊短距離內可以作為試驗地點的不同自然環境。
如此一來,車把式便繞路先帶研究團隊繞路轉向山林區。
越靠近大興安嶺就越多山林樹木,在馬車拐進一片林區後,高聳的樟子松遮蔽了視線。之前連綿在視線範圍內的草原忽然消失無蹤,人們仿佛一秒進入桃花源。
繞過參天樟子松圍繞的林間蔭涼小路,聽過各種鳥兒的鳴叫,在大家討論哪種聲音是哪種動物時,彎曲小路的新轉角外,忽然出現一片開闊地——
一個由河流匯聚的湖泊出現在前方的低洼地,一團一團白雲映在亮藍色的湖泊上,仿佛那裡也有一片天空。
松林包圍,遍野綠意蓬勃,湖泊邊一座小木屋,那是守林人的據點。
眾人走下馬車,繞過湖泊,走過吱呀呀響的木質小路。塔米爾安撫了守林人的三條大狗,守林人步出木屋,難得見到這麼多人,高興地熱情招呼所有人在木屋外的樹樁上就座。
沒有大魚大肉,但有熱茶和水汪汪的山果子。
穿林風吹乾了眾人身上的悶汗,背靠著小木屋和森林,面朝湖泊,飲著茶,聽身邊同伴與守林人聊各自的工作生活。
旅途中忽入仙境,原來就是這般感覺。
「真像那些我翻譯的書籍中拍攝的北歐照片,看了書才知道,咱們這邊跟北歐許多國家的緯度一樣,風景相似。夏天涼爽,冬天漫長——」塔米爾走出草原後,對自己的家鄉反而更了解了。看到的書多了,意識到世界很大,也越發在比對中清晰認識家鄉的美好與特殊之處。
「飲食也很相似。」杜教授接話,大家掏出場部陳社長派人給他們帶的路上吃的食物,奶豆腐、酸奶餅、肉乾,杜教授在英國留學時,也吃到過類似的食物。
助教老師丁大同在雲南的小黑屋中蹲了半年多,又在火車上憋了近十天,不止身體上疲憊,精神上也出現頹廢喪氣等抑鬱症狀。
過去的工作中,他常常覺得焦慮,躁鬱,偶爾煩悶情緒上來,恨不能倒地翻滾、狠狠錘牆或者大喊大叫罵人,那些無來源的負面情緒常令他筋疲力盡。
這一路北上,比對塔米爾的興奮,丁大同總顯得沉默。心中有希望的同時,更多的是害怕這又是另一次無功而返的旅程。
踏上科研路的時候就知道這是一條漫長的寂寞之路,必然會經歷許多的失敗,找錯方向重頭再來這種狀況本就是常態。但理性認識是一回事,真的陷進泥沼里,人真的會鬱鬱不樂。
好不容易燃起希望,如果又沒找到寄生菌,那麼這種只存在於俄國書籍中和林雪君信中的菌類對他們來說就將成為最大的痛苦來源——牧民和農民需要的不是一直跟大家捉迷藏的有益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