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如果我們想要保留山羊的優點,扭正它的缺點,就要進行優種改良。
「雖然傳統牧民和森林遊獵民族們不懂得科學的優種改良方法,但他們會選擇適合環境、好用的馬和牲畜餵養。比如矮腳適合森林行走生存的馬被鄂溫克民族選擇,這樣的馬在馴養的過程中一代代繁殖,那些最合適森林和獵戶的基因便保留了下來,就成了鄂倫春馬。
「這大概是最初的優種改良,我們按照這個邏輯,是可以通過科學的手段,更有目的性地加速這個改良過程的。」
林雪君講解的過程中不時改變姿勢,說到興起處表情和肢體語言都會變豐富,感染力十足。
學生們的情緒會隨著她的聲調和肢體動作及表情波動,跟著她一起興奮,一起驚嘆,時而疑惑專注地傾聽,時而恍然大悟地慨嘆。
當她講到「100隻小尾寒羊一年能增群到1000隻左右,1000隻一年能增群到10000隻左右,全國那麼多養羊的牧區、養殖區,如果都養生育能力強的羊,幾年內中國就能變成全球第一牧業大國」時,全場譁然。
可林雪君話鋒一轉,又皺眉高聲發問:「可為什麼我們沒有這麼做呢?小尾寒羊不是已經培育出來了嘛,我在呼倫貝爾呼色赫公社不就在養小尾寒羊,為什麼沒有全國推廣呢?是我們不想當全球第一嗎?」
教室里立即嘶聲一片,所有人都發出疑惑地嘆音,也有人因為她措辭的趣味性而忍俊不禁。
見學生們的疑惑被調動起來了,林雪君才終於伸出一根手指輕輕搖晃,「因為小尾寒羊還需要改良,它自身也存在問題,比如多溜達幾步就會減重掉膘,比如不適合遊牧,比如需要精料餵養,比如產奶、產毛、產肉量弱於其他一些優種羊。
「不能遊牧,就要飼喂,那就要我們每一季都儲存足夠量的草料。要養大量的羊,草料供應會非常難,這就還需要解決牧草種植的問題,和運輸的問題。因為北方一到冬天就沒有多少草可用了。
「需要精料飼養,我們就必須種植優質牧草,要把紫花苜蓿這種好牧草種得非常好,還要考慮種植地到需求地的運輸問題……
「要提高運輸力就得鋪路,還得造車、儲備大量燃料。
「所以想當第一,得提升的綜合實力很多,我們需要眾志成城一起干。
「那麼在座的大家可以幹什麼呢?」
「優種改良!」
「把小尾寒羊培育成吃粗料也長膘的羊。」
「給小尾寒羊增加不怕冷不怕熱的基因,最好像山羊一樣抗造。」
講堂里的學生們爭先恐後地嚷嚷起來,一時間大家的情緒激昂,仿佛一下課立即便要去進行優種改良事業,爭當全球第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