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如今,望之不似人君。」四爺搖頭,顯然並不喜歡太子的作風。
「只是,太子並不會因為哪一件事情辦的不好而被廢,老八他們看不清這點,所以才屢屢出手。當皇帝未必是最賢,最能幹,最有民心的,這些不過是錦上添花,最需要的,是聖心。」
他從青釉棋罐里抓出一把旗子,又讓它們自由地落下,「太子是有聖心才是太子,也只會因為失去了聖心,才跌下來。」
寶月放下心來,掩袖笑他,「四爺如今可謂是忍功大成了。」
四爺不明白她奇怪的笑點,「能有所忍也,然後可以就大事。有什麼不好?」
「呀,阿午應當要起來了,我先去看看他。」寶月無法跟他解釋,找了個藉口迅速溜走了。
四爺也只能搖頭嘆氣,繼續拿起手下門人傳來的信看,任由她一溜煙兒地跑到隔間去了。
寶月陪阿午玩了一會兒掛在他床前的鈴鐺,看著如今的時辰,又餵了他半碗南瓜牛肉泥。
清朝養孩子總是餓,認為入口的東西多才會壞了脾胃,她是不忍心他們阿午這樣的,膳食上的事便從嬤嬤們那兒收了回來。
四爺一開始還是很謹慎的,他先找了幾個奶娘的孩子試驗,見那些孩子少食多餐的進一些輔食身體反而強健,這才隨寶月自己安排去了。
寶月那段日子簡直膽戰心驚,雖然提前問了那些孩子平日是否對一些食材過敏,一開始也是很少量的喂,和平日裡他們自己的食物參雜著來。
但寶月真害怕哪天一睜眼,就有人來說那幾個孩子裡誰生病了。所幸他們都健健康康的,也都很壯實。
既然四爺這個府里的主人首肯,嬤嬤們自然也不可能反對,這事便這麼落實了下去。
四爺還在膳房撥了一個專人來做阿午的嬰兒餐,這樣寶月也放心許多,畢竟食物的相生相剋還是專業人士比較懂。
四爺還讓膳房師傅整理了一份食譜送到十三爺和十四爺府上,用不用自然是他們自己的事,只是他也盡一份做哥哥的心罷了。
他還說要是大格格小時候也這樣吃就好了,就不會像如今這般風吹一下就頭冷頭熱的。
且不說大格格出生的時候寶月才幾歲,只說這是人家的孩子,她也不敢貿然用自己的方法去餵呀。
入了夏後,便是春紅謝去,蟬鳴不休。拂面的風裡夾雜著熱氣,烈陽高高懸掛,連池塘里的蓮花也一夜之間盛開的時候,太子和十三爺又被萬歲帶去塞外避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