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這般富麗堂皇的馬車, 應平的三大富紳坐不了, 江州的貴族裡也不見得有, 必定是高門世閥歷經歲月沉澱,用上百年數代人的經營堆砌而成。
來往百姓看著這一輛馬車,眼珠子都瞪圓了,不遠不近圍在旁邊,紛紛猜測裡面坐著的是誰?
絲綢做的帷幔盈盈晃動, 車簾之上金絲繡的芙蓉仿佛都跟著活了過來。
為首的馬車裡, 來人掀開帘子, 露出一張貴氣天成的臉, 正是省城呂氏的嫡孫呂肖。
呂肖外表謙遜有禮,然而相熟的同伴都知道他爭強好勝心高氣傲。自從呂肖同友人尋歡作樂被學政訓斥一番後,心裡一直暗暗不服氣,存了一顆較量的心, 並罕見地把郊遊踏青的地點設在一個寂寂無名之地。
後來向學政去了應平考學, 劉資安慰他:「向學政老覺得那小地方好,等他親自去了以後,定然會後悔當初說的那番話。」
呂肖嘴上不說, 心裏面卻深以為然。
誰知道向學政回來以後,不僅沒有改變當初的想法, 還隔三差五地在縣城學子面前對應平讚譽有加,看樣子真是對那群鄉巴佬滿意得不得了。
呂肖暗中惱火,問素來寵愛他的老爺子要來家中最華貴的馬車,叫上十幾個同窗好友,天還未亮,便一起往應平趕去。
一群人車馬勞頓,本就精疲力盡,待進入江州以後,見沿途房屋破敗不堪,行人面黃肌瘦,有同窗不禁嫌棄道:「果然是窮山惡水,要我說呂肖兄,今年踏青出遊你卻是選錯了地方。」
馬車顛簸不堪,呂肖撩起車簾靜靜看著外面,好似那裡有什麼吸引他的地方。
那名同窗見他不說話,便又道:「江州府都這樣子,應平一個小縣城,還能好到哪裡去。要麼就是學政大人誇大其詞,要麼就是他良苦用心想出這個法子激勵咱們的。」
呂肖終於回過頭來,用不咸不淡的口吻道:「向學政回來時,帶了幾分要聞,說是應平觀星新聞社出版的,不知道你們看過沒。」
同窗頓時閉嘴了。
當然是看過的,學政大人回來第一件事,就是把要聞扔在眾人面前讓他們觀看。
呂肖明知故問,不過是在告訴他,應平就算再怎麼不堪,也不是現在看到的這般。
後面的路程眾人為了養精蓄銳,走一段歇一段,整整用了大半個月才到達應平。
劉資早在馬車行駛到水泥路時就忍不住探出了腦袋,待隔得近了,看到那鱗次櫛比的縣城和街肆時鬆了一口氣:「和我們省城差遠了嘛。」
省城遍地都是紅牆高院,亭台樓閣,處處風簾翠屏,戶盈羅綺。車水馬龍間,都是穿著綾羅綢緞的富戶。
周圍的交談聲窸窸窣窣傳入這群遠道而來的學子耳里,更是讓他們信心大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