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里的網友們大都在罵明霽不擇手段、狼心狗肺、心思深沉,說明峰只是萬彩集團推出來的替罪羊,說這是農夫與蛇的現實版本。
各種把明霽陰謀化,說得有鼻子有眼,仿佛他們都是知情者。
未知全貌的事,何嶼渡向來不予置評。
但他吃了吃瓜翻了翻評論,心裡覺得這件事多半是別有隱情的,而且明峰是自食惡果,這些人純粹是無話可說了,才拿親情和養恩對明霽道德綁架。
何嶼渡一直都知道,人對人的惡意有些是沒有原因的。越是平庸、碌碌無為、生活不如意或是本就性格偏激的人,越是會嫉妒別人,善良、優秀、幸福……一切的美好都可以是原罪。
就像他曾在書上看到的:「世人最愛看的,是神的墜落。神台坍塌,高牆盡斷,高懸明月,跌落泥底,被七情六慾拖進眾生的苦裡。」
他們恨不得把惡毒的文字變成荊棘繩索,拖著明霽墜落深淵。
學生時期那場以明霽和陶然為主角的緋聞,之所以謠言會鋪天蓋地越傳越離譜,不也是因為明霽品學兼優、高山景行,難得有讓人議論和貶低的話題嗎?
他們仰望明霽、追趕不能,就拼了命地想在明霽身上尋找共同點,或是缺點,議論幾句「原來明霽也會早戀」「原來學神也會動凡心」,填補自己心理的不平衡。就很可笑。
何嶼渡不喜歡這樣的戲碼。
他到現在都還記得開學新生致辭,明霽站在禮堂的致辭台前,是那樣的高高在上、熠熠生光。
其實何嶼渡轉學後也見過一次明霽。
他們曾代表各自的學校,一起參加過一場市裡的英語演講比賽。明霽是第一名,他是第七名。
比賽結束後的大合照,明霽還跟他打了個招呼。
但是他沒搭理明霽。
看到明霽,他就會想起自己碎掉的那塊從小戴到大的玉,還會想起同學們對他的孤立和排擠。
這些回憶都並不美好。
思緒紛亂,一下子發散得有些遠了,何嶼渡拋開腦子裡的各種念頭,閉著眼試著繼續睡,卻始終沒有睡意。他的喉嚨有些干痛,舔了舔唇瓣,實在口渴,於是起身下床,拉開房門,往樓下走去。
「轟隆——」,又是一道閃電划過,雷鳴陣陣,從漆黑的夜空中壓下來。暴雨如注,噼里啪啦地砸在玻璃上,蜿蜒滾落而下。
風吹得樹枝左搖右晃,像是個喝醉的醉漢走路跌跌撞撞。電閃著,雷打著,風搖著樹枝,雨吹著風,整個天空都成了巨大的音樂廳,只是演奏的音樂不怎麼美妙。
何嶼渡接了一杯溫水,剛喝了一口,便在雨滴到處敲敲打打的聲音中,聽到了格外清脆的門鈴聲。
這個點有人按門鈴?
他走到門口,按下可視門鈴屏幕。
門口站著一個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