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知江慎沒事,失去江慎的心悸才後知後覺衝擊靈魂。
要是江慎出事,他是束手無策的。
江慎眼裡的自己好像無所不能,但那都是江慎的錯覺,江慎也在後來逐漸明白商暮秋沒有那麼無所不能,也會受傷也會被害,因此萌生保護商暮秋的想法,並試圖替商暮秋遮風擋雨。
而他從來都不是自負的人,比江慎還要早地明白自己孤立無援的處境,每次直面只不過是因為無路可退,可是,比起此前那些可以一搏的風浪,這要更可怕。
——生死面前,誰都一樣,他們都是很渺小的生靈,疾病和災難很輕易就能把他們帶走,這種事他早就經歷過了。
他坐下,有一瞬間感覺天旋地轉,聲帶被不知道什麼東西擠壓著,他靠著浮橋的台階大口喘息,緩慢感受心臟無法平復的撕裂震顫感,疼痛讓他知道自己還活著,進而推斷剛才的電話不是幻覺。他慢慢地開始慶幸江慎劫後餘生,天邊浮起一朵雲都要擔心,害怕又有一場暴雨。
杜文說江慎應該快到了,可是快有多塊沒人知道,可能一個小時,可能十個小時。
商暮秋想起來,很多年前,母親去世之後,他在北灘做事還錢,曾經在心裡暗自下決心,不會讓誰再占據自己心裡的重要位置了,因為愛和被愛都是要付出代價的,如果母親不是為了自己,就不會遭遇人生後半段的折磨,如果自己不是要回報母親的生養之恩,就不會困在北灘這種腌臢的地方。
在北灘的那些日子,他的善良早就泯滅,他和那些化在泥土裡腐朽的豺狼一樣,早就忘了最開始怎樣下定決心不會淪陷。
但是,每一次看到江慎,他就會想起,自己不應該過那樣的日子,江慎是翻版的商暮秋,是墜入深淵之前遇到一點希望的自己,養江慎就是養自己,救江慎就是救自己,江慎還沒變,商暮秋就有救。
所以怎麼會不喜歡呢?那些年,江慎以為自己不喜歡他的時候。
要是不喜歡,第一塊糖就不會有。
只是看到鏡子裡自己的臉覺得憎惡,也曾有過恍惚,覺得江慎太累贅——很多時候,同流合污才是更簡單的事。
想過了結自己,也是坐在江邊,看著夕陽。一想到自己死了,江慎可能很快就變成下一個商暮秋,就擦乾淨刀站起來回家,去看江慎有沒有闖禍。
什麼時候起,把江慎從招人疼惜的弟弟變成放在心上的人的?
江慎問過,商暮秋沒有答過,江慎後來就不問了,偶爾認為也許商暮秋日行一善,看江慎可憐,有什麼都願意施捨江慎。
但商暮秋是施捨什麼都不可能施捨愛給誰的人,並不是把愛看得很高尚,而是覺得這個字太害人,但他又不得不把擋在自己面前說「商暮秋是我的人,誰都不許動他一根手指」那個少年擺在心尖很重要的位置。
商暮秋是害怕愛人的人,同樣也是害怕被愛的人,他覺得自己被這個字害得不輕,終生被其所困,要是沒有這個東西,要是母親沒那麼愛自己,也像商邵華那樣,他就會冷漠地離開家,像旁觀商邵華苟延殘喘然後死去那樣旁觀母親的生命消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