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邊剛騰出手來,她又屬意擴大交際圈。有主動找上門的,也有她主動托人牽線,總之就是與圈子里各樣的人打打交道。這種事其實早就該有了,只是之前忙得腳不沾地,才拖拉到現在。不可避免的應酬來來回回走了幾圈,她才算真正得了點兒空閒。
閒下來的頭一件事,她先把徐景洲叫過來。對於工作室唯一的一根兒藝人苗苗,她是抱有極大期望的,當然要多多關懷。
接到工作室大老板的召喚之前,徐景洲正他新上任的經紀人程松面面相覷搖頭嘆氣。在他們的四周,沙發上、茶几上、地毯上,亂七八糟堆著好些列印本,都是這些天來收到的劇本。
比起姜曦冉眼下所面對的能晃眼的虛假繁榮場面,徐景洲的處境倒是好上太多。到底是有當年的基礎在,他這次靠著《驚雷》一戰翻紅,連帶著多年前主演過的幾部劇也跟著重新火了一把,不管是電視台重播的收視率,還是視頻網站的播放量,都相當可觀。
固然,單憑表面數據,他還不能和那些當紅的鮮肉流量相比,可明眼人都清楚,實打實的熱度和國民度可比一些浮誇到嚇人的數據更靠得住。可以說,他現在已經一躍成為相當一部分人眼中炙手可熱的香餑餑。
唯一影響風評的,不過是和老東家之間的那點破事兒。那本來就是荒誕不經,孰是孰非當年就有了定論,當初他勢單力孤站不住輿論陣地,被潑了髒水也沒辦法,現在就大不相同了。簽到華年以後,顧盼專門給他配了個業務水平出眾的團隊,這點小問題很快就搞定了。
時隔多年,他終於重新體會到,坐在家裡收本子收到手軟是一種什麼樣的感覺。只是,收到的劇本越多,他就越無力。
行業整體不景氣,不是說著玩玩的。二十幾個本子,有別人主動遞過來的,也有程松靠著自己人脈拿到的,挑來挑去,勉強能看得過去的也就五六本,剩下的說狗屁不通太過粗俗刻薄,說粗製濫造還不夠深刻形象。
「這兩個還可以。」程松左手一本右手一本,扔到徐景洲懷裡,「連你手裡那個,就這三個裡面選吧。」
三個劇本,《昭武風流》是偏歷史正劇,《非常行動》是刑偵劇,《追光者》是跟風的諜戰劇。
「《追光者》就算了,同題材的劇有《驚雷》就夠了,再拍一部,我怕被定型成諜戰專業戶。」徐景洲先把諜戰劇排除掉,「《非常行動》可以考慮,我雖然以前也拍過刑偵劇,不過那是好幾年前的事了。」
「《非常行動》的劇本不錯,」程松皺了皺眉,插話道,「但是有另外一個問題,他們選的這個導演……」
說到這兒,他遲疑了一下,才繼續道:「這個導演發揮不大穩定,容易拉胯。別的題材也就算了,刑偵類的……」
「真是……挺麻煩的……」徐景洲聽得也十分糾結。他又不是剛入圈的新人,能不知道製作班底的重要性嗎?劇本好不代表拍出來的劇好,多的是把本子拍毀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