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仁公二十四年秋。
九月八日。
昭太子蓮州領兩百親兵,代父出行,前往周國。
第56章
韋國是一個小國。
他無法跟昭、幽、慶這些萬乘大國相比,甚至連許多千乘小國也比不上。全國上下所有兵備湊在一起也沒有一千輛戰車。
但是韋國處在各國接壤的交通樞紐,時常需要迎來送往各國來客。
都城的守官提前七日就收到了昭國太子送來的過境書,而昭太子的隊伍正與約定的時間相同,甚至還提前半天抵達。
韋國的百姓對於外國軍隊的路過完全不感到高興。
小國還好說,大國實在是讓人討厭,儘管他們已經很久沒有接待過昭國了。
因為大國的權貴與軍隊來到他們這裡,往往需要韋國自掏腰包接待,要錦衣玉食,要絲竹弦樂,要歌舞侑酒,要進一步地從這片貧瘠的土地上刮出一層脂膏。
而且那些人往往輕蔑他們,一毛不拔,白吃白喝不說,還往往不遵守他們國家的律法,甚至在此犯罪,做出奸淫擄掠的惡事。
昭國近年來國力大增,不可小覷。
韋國國君儘管聽說過昭太子的名聲,但沒見過真人,誰知道是不是吹的?說不定本人其實是個心胸狹隘之人。他們一介小國不能得罪大國,所以打算按照來信的時間,大概在中午左右去城門外迎接下午到達的昭太子。
是日清晨,他還在梳洗更衣,侍人匆忙稟告:「昭太子已到城門口。」
韋王大驚失色:「這麼快?」
侍人問:「現在就放行?還是等王上過去再放?」
韋王無奈道:「人都到了,總不能把人關在門外半日。請丞相等人先去把人迎進來,孤慢一步去。」
等韋王趕到時,發現昭太子才剛進城門,轉而奇怪:「怎麼這麼慢?」
城門官說:「昭太子見有農人挑了擔子進城給人送菜,面有急色,便讓行一邊,給農人先進城。是以等到現在才依序進城。」
韋王:「?」
昭太子率兩百騎兵與三百步兵進城,步兵乘無頂的戰車,一輛車坐十人,皆是一樣的衣物與武器,手持長矛,身穿鎧甲,頭戴兜鍪。
當他們進城時,騎兵不下馬,但是都脫下了兜鍪,抱在懷中,勒馬慢行。而步兵皆下戰車,脫掉兜鍪,並且將長矛放在車上,隨車步行。
只見他們全部右列,行走間步履整齊,無一人聊天嬉鬧。
因為軍隊入城,街上的韋國百姓不敢吵鬧,而昭軍也不喧譁,一時間,街面上靜得離奇。
只能聽見昭軍戰馬清脆的馬蹄聲、戰車的車轍轆轆聲,還有步兵整齊的腳步聲。
韋國百姓見此情狀,心下驚詫不已的同時,又不可避免地升起了一絲羨慕。
若是他們的國家也有這樣的軍隊,豈會怕被他國欺凌?昭國不愧是大國,國力強盛,戰馬健壯,戰車平穩牢固。
當然最讓人心驚的是這支軍隊的紀律嚴明,對他國百姓也尊重守禮。
韋國從未見過這樣的軍隊。
也讓他們愈發好奇,能夠訓練出這樣一支軍隊的昭太子究竟是怎樣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