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裴河宴看到這一幕,應當會感概,佛陀果真是具備了一切智慧和神通的聖人,他的「因材施教」和「懷柔感化」就連頑童也能夠用智慧和慈悲渡化。
簡直妙哉妙哉。
裴河宴今日有些心不在焉。
他坐在四面毗盧觀音的蓮幡下,目視著佛臉,不知不覺走了神。
了了今天上午沒來,也沒提前知會他。他有些介意自己被放了鴿子。
他昨晚剛剛熬夜給她做了字帖,還想著今早能看見她勝喜驚嘆的樣子,可惜也落了空。
論起來,雖然她沒正式拜他為師,可他教導她多日,也算有點師徒之情吧。她這行為,可算不上尊師重教,是要挨戒尺的。
他心中煩擾,下意識去摸手腕上的念珠。手指搭在了空蕩蕩的腕上,他才反應過來,念珠在昨日就已經取下,贈給了了了。
哦……她還不要。
他抬眸看向千葉蓮台上身披天衣結跏趺坐的毗盧觀音。觀音雙眸微瞌,唇角輕揚,笑容慈悲又包容。
他很喜歡這尊佛像,佛雕最重要的,就是佛像的開臉。
數百位神佛,每一位神佛都各有自己的形態和面容。這尊四面毗盧觀音,就無端得讓他感覺到親切與熟悉,仿佛遠隔千年,仍有淨化與療愈的力量。
他心神微松,剛放任自己游離憊懶,卻在潛意識觸及到「了了」二字時,猛的心口一顫他是從什麼時候開始,對了了有期望的?
《圓覺經》的篇幅有些長,了了一天內是抄不完的。
裴河宴的字帖似乎也是參考過了了這幾天的抄書量,為她量身定製的。她剛覺得疲憊時,字帖也戛然而止。
這種感受很奇妙,有點像是被特殊關照了,還是彼此心照不宣的那一種。
她有點想等小師父回來,讓他親眼看看自己抄完的這幾張字帖。
不用猜她也知道,裴河宴肯定會故作老成,先肯定一下她的自覺和認真,再皺著眉用戒尺虛虛圈畫幾下,讓她自己去發現問題在哪。
等她支支吾吾編出兩個後,他若贊同,便一臉欣慰地告知她該怎麼解決這個問題;他若不贊同,戒尺就會在書桌上輕拍一下,無可奈何地說她是孺子不可教。
要是趕上他心情不好,他連一個字都不吝惜說,直接打回經書讓她再重抄一遍。
也不知道今天,小師父的心情是好、還是不好。
日頭還早,她根據沙漏的流速判斷了一下時間,打算先睡個午覺。
以防和上次一樣,把墨水印在臉上。她仔細地把幾張字帖交疊好,整整齊齊地擺在裴河宴那側的書桌上。
然後才趴下去,閉目休息。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