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她便覺得了了不知好歹,浪費她的好心。
「可我是她媽啊,從她出生起,就是我含辛茹苦養大她的,那麼辛苦的十三年,就因為我和她爸離婚的這八年沒管她,就什麼也不算了嗎?」連吟枝聽見了自己的不甘心,她甚至覺得這樣很不公平。
她的好友似乎也是第一次知道她是這麼看待親子關係的,有些意外:「你這是在和了致生計較呢還是在和了了計較?養孩子的本質不是一種交換,你在選擇生養她的時候不能抱著你要從她身上獲取什麼的心態,這樣你和孩子都會很累。」
「當然,這個社會上,很多父母對孩子都是有期望有要求的,這無可厚非。孩子在享受父母給予的資源和機遇時,也會被剝奪自由或選擇。所有事情都沒有絕對的對或錯,而這種交換的機制在每個家庭里顯化的結果也不同。但吟枝,你和了了的情況不同,她是有自主思考能力的成年人了,你再像小時候那樣對她,在她看來,這些就是完全不講理的壓迫。人的付出和收穫是成正比的,她一定知道你愛她,但如果你非要按自己的意願去要求她,只會適得其反。你好好想想吧。」
連吟枝從回憶里抽身,端起茶,抿了一口:「在我的小時候,父母說的話就像聖旨一樣,是必須遵從的。離經叛道的小孩在那時,是要遭到唾棄的。我從小就很聽話,小到衣服怎麼搭配,什麼場合戴什麼樣的首飾,大到上什麼大學考什麼專業,全都是聽父母的安排。在他們的安排下,我一路順風順水,除了練舞以外就沒吃過別的苦。」
她放下杯子,看著了了:「在別人看來,我家家規森嚴,是家風嚴正的清白人家。很多人都羨慕我,認為我出生在一個很優越的家庭里。」
事實也是如此。
了了幼時每次跟著連吟枝回家看望外婆,都能感受到一股無形的壓迫。外婆對她並不嚴厲,甚至還十分寵溺。可對連吟枝,就十分嚴苛。
「嫁給你爸,是我唯一沒聽我父母,自己做的選擇。而這個選擇,也讓我付出了極大的代價。」連吟枝說:「你出生後,我就用我父母對我的方式來對待你。我並不覺得這有哪裡不對,我也是第一次做母親,我所知道的相處模式也僅限於此。可是你和我不一樣,你不逆來順受,甚至還有很強的反抗精神。我只有對你嚴厲、再嚴厲一些,讓你懼怕我,我才能掌控你。」
了了捏著杯子,沉默不語。
她其實不愛聽連吟枝說這些,她和連吟枝分開了八年,再見時陌生到只能從她保養姣好的面容里尋找昔日的熟悉感。
在了致生充滿愛與尊重的教育里,她深刻地明白連吟枝對待她的方式是不適合她們彼此的。當然,這並非是她一個人造成的,而是她的家庭,她的婚姻,甚至有一半是因為了致生的不作為導致的。
她沒有權利怪任何人。
畢竟,無論在什麼時候,被賜予生命,被照養長大,都是值得感恩的。
「你每一次的隱忍和委屈,我都知道。但我總是想著,你長大了就好,你會知道我是在為你好。你會知錯,會與我和解,並體會到我的良苦用心。可我始終沒能等來,這麼多年落下的,還是只有你的埋怨。」連吟枝從了了手中拿過茶杯,重新注滿。倒茶時,她還抽空問了一句:「這茶好喝嗎?」
前一句和後一句太割裂,了了險些沒反應過來。她點點頭,順從地接過茶杯,慢慢地品。
她知道,這樣平靜和諧的品茶時刻,以後可能都不會再有了。
了了乖順時,眉眼微垂。清透的臉頰少了稜角,看上去很是無辜,像是完全沒有攻擊性的毛絨小貓,讓人忍不住心生憐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