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了起初還不知所以然,點卯下班時還打趣寺里的小和尚,說普寧寺是守得雲開見月明,寺里的香火錢一多,齋飯是不是也能跟著改善改善了?
雖然普寧寺的齋飯還挺好吃的,可頓頓齋飯都素得那麼清湯寡水,時間一久,再好吃也都吃膩了。
了了倒是想下山開開葷,可她收工太晚了,回到民宿天都黑了,更遑論下到山腳。
小和尚不經逗,三言兩語的就把最近遊客增多的事給了了解釋明白了。
原來,是因為重回島的優曇法界不日即將開放,不少遊客為了能在第一時間觀覽優曇法界才在洛迦山逗留的。
等優曇法界一開放,做為去往重回島碼頭的洛迦山就又只能隔海興嘆了。
不過這也難免。
普寧寺本就是出家人的清修之地,寺廟建在山頂,路途遙遠也就算了。修的公路,還只能通到半山腰,再想上山就全靠雙腿步行,換她她也不來啊。
她跟著小和尚重重的嘆了口氣,看來這齋飯是沒有機會改善了。
了了背起包正要走,知客僧追了出來,叫住她:「明天住持會去重回島的多寶講寺論經,大講寺的主殿有一副《佛陀講經》圖,住持問你感不感興趣,可以捎帶你一起。」
「感興趣啊!怎麼會不感興趣。」了了生怕自己說慢了,三步並作兩步小跑回來:「明天的什麼時間啊?知客師父。」
知客僧對這個結果顯然不意外,他遞了塊小木籤子給她:「明天上午八點,在游步道的停車場等。」
了了接過簽子看了一眼,木籤上印著多寶講寺的出入證,底部還蓋了個防偽用的梅花小戳,十分雅致。
知客僧怕她弄丟,特意交代:「這個明天出大講寺時要擲筒收回的,小心保管。」
了了忙不迭應是,又向知客僧詢問了一些注意事項。
除了穿戴方面,以及禁帶手機、相機等錄音攝像設備外,知客僧又叮囑了一句:「明日出席多寶講寺的人會有很多,你不要隨意走動,等論經結束,住持會給你留些時間觀摩鑑賞《佛陀講經》的。」
了了記在心裡,冒昧地多問了一句
:「會很無聊嗎?」
知客僧笑了笑,他倒是能理解年輕人對佛法毫無興趣的心情,並沒有介意了了如此直白。相反,他十分欣賞了了對壁畫的痴迷與專注。
這個年紀就能克制欲望,摒棄世俗,一心專研壁畫,難怪住持也對她多行方便。
他想了想,說:「我儘量給你安排一個能看到壁畫的位置。」
了了歡呼一聲,道過謝後,踩著薄薄的暮色,雀躍地下了山。
第二天一早,了了提前等在了游步道的停車場。
相比往日的隨意,她今天特意紮起了長發。沒有用任何髮飾,僅是一根素淨的檀木簪子穿過髮髻,將發尾固定。衣服也換成了立領盤扣的重緞絲繡,再搭一條看著就挺有禪意的素色長褲,全身上下唯一的一件飾品,就是煙紫和田搭火焰南紅的手持十八籽壓襟。
這既表現出了了的重視,還顯得她十分穩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