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想到還真的押對了。
其實趙夫子出的題目,對小學生而言,著實有些難了。
「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這句話的意思是,想要端正自己的心思,就要讓自己意念真誠。
想要自己變得真誠,要有明確的認識,怎麼獲得認識事物的正確方法呢?
要學習研究事情的道理。
以此為內容,寫一篇議論文,不少於三百字。
而這句話還要聯合上下文來寫。
當然,趙夫子並不會故意為難大家,只要寫出其中的意思,再寫出一定的含義,他就會給出不錯的成績。
安大海知道其意,就寫了自己養牲畜的心得。
寫他養小鵝的時候,不明白為什么小鵝吃得少長得慢,就去研究了其中的緣由,又跟母親討論了食物的好壞,發現了其中的問題。
這也算致知在格物吧?
雖說用詞不嚴謹,寫得也沒什麼文采可言,但意思是對了的,還有自己的見解。
故而趙夫子給了他第二的成績。
相比安小河只是重複了這個觀點,並未太多佐證,更沒自己的想法,也就落了下乘。
不過到底第一次答「四書義題」,已經很不錯了,安小河變得了第三。
趙夫子點評完二第三的試卷之後,看向窗外的紀元。
並非趙夫子不想多說,而是紀元的回答太過天才。
學習不到一個月,第一次答四書義題,竟然能結合上下文,說出一番自己的道理,又結合平日學習的道理。
說研讀文章,要研讀其中的含義,只有讀對了,讀准了,才能真正有所收穫。
聖賢書說修身,從書中修身,從書中格物,再結合平日的行為,最後才能真正地格物。
雖說沒有真正的行文,用詞也太白了,字更是差到離譜。
可其中的含義,卻是許多讀書人畢生也研究不透的。
書在次,意思便遠超他人。
趙夫子簡單說了,看向紀元的忍不住點頭。
這樣的學生,若早些年上學,說不定安紀村也能出個八歲的秀才。
他剛回安紀村的時候,那會紀元爹娘尚在,還跟他打聽過上學的事,一晃三年過去,若不是那個變故,紀元絕對已經在縣學,成為他那些老友們的「關門弟子」。
學生們聽著,雖然不解其意,可也能看出趙夫子對紀元的欣賞。
安大海忍不住跟著吹捧,只有安小河低頭,越來越不忿。
紀元就算了,憑什麼安大海都在他前頭。
一下學,許多同學都圍著紀元,大家基本都是同齡人,嘰嘰喳喳道:「紀元,你到底怎麼學的啊。」
「你怎麼教的安大海,能教教我嗎。」
「是啊,教教我吧。」
「你一定能考上縣學吧。」
紀元一一回答。
私塾另一群人卻對他們這邊憤憤不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