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在縣學的學生們,不少人都把題目抄下來試著做一做。
社長常慶弄來題目,紀元也跟著抄了份。
縣試三天,共考五場。
第一場叫正聲,第二場複式,第三場再復。
第四第五都為連復。
考試的內容,主要還是四書。
《大學》《論語》《孟子》《中庸》,還是以這四本為主,寫四書義題。
接下來是試帖詩,《孝經》,以及最後的《考經論》。
四書義題暫不用說,還跟之前一樣,從五萬多字裡面抽出一句話,讓學生們寫出其中意思,基本都在七百字左右。
此次縣試,一共兩道四書義題,看著不算多,卻要字斟句酌。
試帖詩也叫賦得體。
是專門科舉的一種詩文。
淺顯來說,就是歌頌皇帝,或者讚揚時事的詩句。
此項考試在縣試里得分不大,不算太重要。
只要行文得體,言語莊重即可,當然也要避諱聖上名諱。
不過天齊國對此要求不算太嚴,只要不是明晃晃的罵街,基本不會追究學生責任。
縣試里只要用五言六韻對工整即可。
《孝經》也是儒家十三經其一,單獨列出來,自然是表示重視。
後面的《考經論》則是在五經裡面抽題,考生可以自選兩道來答。
考試的三日裡,第一日最難,當晚交卷。
若未交卷,那就會被送出考場。
第二日同樣艱難,同樣要當晚交卷,違者同上。
第三日好一些,可心理壓力極大,第三日的下午基本就收卷了,算是考試結束。
有些地方的縣試會把這三日的考試拉長時間。
考一日,放兩日的假,然後繼續考。
正榮縣卻頗為嚴苛,連考三日,似在模仿府試。
紀元花了三日,按照縣試考試的時間,一日日答題。
寫到最後,才知道從縣試里出來的乙等堂學生們,為何個個神色萎靡。
難。
真的太難了。
有些題目他甚至都沒見過。
更別說在高壓環境下答題,能撐過去的,都是一等一的人才。
紀元放下試卷,長舒口氣。
寫是寫完了,就是不知道該給誰看。
紀元想看趙夫子,再看看時間。
還有一日,趙夫子他們這些考官們就出來了,或許可以讓夫子幫他看看。
不過也不著急,夫子監考必然也辛苦。
學生們考了三天的試,考官們卻在考場上待了七八日。
趙夫子出來肯定也辛苦。
紀元想著,又把試卷放下,回頭再說吧。
時間很快到了二月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