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理說安小河在家門口那麼說他,這舅舅竟然還過來?
他難道不覺得難堪嗎。
安大海低聲道:「你舅舅怎麼回事,讀書人不是最要面子嗎,他怎麼跟沒事人一樣。」
安小河也不知道啊。
他之前印象中的舅舅,總是很倨傲的。
這也是沒看到劉耀宗在聶家小吏面前的模樣,估計會更驚掉他們的下巴。
過年來者是客,又是二娘子的親弟弟,安叔公面上還是招呼的。
其他過來走親戚的人不明所以,誇讚聲簡直讓李耀眾飄飄然。
「竟然是秀才老爺,我們還是頭一次見。」
「聽說你以前在府城讀書,可真厲害啊。」
「天啊,誰不羨慕家裡有個讀書人,還是讀出來的。」
李耀眾揚起下巴,滿意地點頭。
對嘛,這才是窮鄉僻壤對他應有的誇讚。
哪像安紀村這些人,一點也不識趣。
竟然覺得紀元比他厲害?
做什麼春秋大夢!
看看他多厲害,春秋大夢這四個人,可真精準啊。
李耀眾還去看了看安小河,見小河在背四書,嗤笑道:「現在誰還背本經,我告訴你,府城那邊只背註疏即可,這些東西知道意思就行。」
安小河並不理他,專注讀書。
李耀眾的意思是,課文就不用背了。
背課外閱讀就行,最好再背幾篇別人寫的時文,考試的時候背默上去就好了啊。
比如,學而不思則罔這句話,後面不用背。
反正市面上肯定有厲害的人寫了這篇的解析,還做了這篇的文章。
背文章即可。
打個比方講。
不要去分析題目,不要去理解意思。
對答案死記硬背就行。
放在之前,安小河還會聽一聽,最近卻不想再理這位秀才舅舅。
李耀眾方才還被吹捧,這會被下面子,乾脆嘲諷:「府城那邊都是這樣做的,也有人這樣考上了舉人。」
「背本經,那是蠢笨的行為,好好讀時文吧。」
一篇詩,不去理解原來的意思,就去背詩的答案。
確實投機取巧。
也是,四書五經加起來幾十萬字,還有各類子書註疏,一般人確實讀不下去。
好像也確實是走捷徑?
安小河卻隨口道:「若是如此,你怎麼沒考上舉人。」
這句話把李耀眾噎住了。
「怎麼沒考上!今年是鄉試年,我肯定能考上!」
鄉試年的意思便是,今年八月會有鄉試,他們這些秀才都能參加。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