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大家熟悉的情況來看,掌印教官就是年級主任。
教官就是科目主任,手底下一個夫子教一個班的固定學科。
從這裡看,就知道府學的單單夫子就有多少人了。
一共九門主課,一門課十個夫子,這就是九十位夫子,換而言之,就是九十位舉人。
天齊國科舉至今,怪不得只有進士有做官的機會。
也怪不得聶縣令會說秀才多如牛毛。
除了舉業的主要科目之外。
還有一科為輔。
這輔科便是正榮縣縣學沒有的。
分為,禮,樂,書,數,射,律,共有六科。
禮為見禮,各方禮節等等,見人如何稱呼,見官是什麼規矩,宴席有什麼禮儀,總之很是複雜。
樂不用說了,古人認為,音樂能溝通天地,不懂對方語言的也能用音樂來表達情緒,所以祭祀也必有樂,這是大雅之事,君子必須要懂
書,此處指的是書法,寫字,學生們的字,也是必然要考究的。
數,算數,就算到了古代,也要學數學。
射,乃騎射,如今說投壺這種也算,府學是有馬匹的,騎馬射箭,也可以學,端看個人的愛好。
律,當代的律法,也算必考科目,也看當年出題人的心情。
要說舉業的四書五經最要緊,也是當代的風尚罷了。
放在以前,被人們戲稱的輔科,才是最要緊的。
但現在的學生沒有那麼多精力,多是為了備考而學,不會再學這些。
除此之外,還有其他學科,就更冷門了。
由此也能看出來。
以前的讀書人,不僅要讀書,還要懂禮樂等等。
現在已經漸漸往四書五經方面轉。
如果不出意外,再過個七八年,後世人眼中的酸儒,就真的要成為天齊國的大流了。
府學五百七十一名學生,按照每年的歲考的成績排名。
從第一堂一直到第十堂。
每個堂的都配有教官,跟九位主課夫子。
若想學輔科,則要看輔科的開設時間,讓學生們自行安排。
不過每個學生必須至少選兩門課,年底歲考的時候會考究,如果成績不行,也會連累主科成績。
意思就是,四書五經在固定的教室,固定的時間。
學生們必須去。
所有科目都必須要考。
禮樂書數射律這種,算是選修課,老師固定開設,學生們想去就去。
年底了六門裡面考兩門即可。
主科跟輔科加起來,形成年底的成績,決定明年你在哪個班上課。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