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交好紀元,多收個潤筆先生算什麼。
只是周老爺一看那字,就道:「本來想給你們走個後門,沒想到壓根不用,這絕對夠格了,只是要先抄話本,可否能行?」
意思就是,字合格的,但要先從最低一級的話本抄起,價格在七兩到十兩之間。
蔡豐嵐鬆口氣:「當然可以,我的字並不算太好,我知道的。」
「但有紀體的意思了。」周老爺摸著鬍子,見紀元,蔡豐嵐一頭霧水看他,笑著道,「紀元的字體,不就是紀體嗎,他的抄書的字,太適合印刷了。」
這就是紀體?
紀元頗有些不自在,他就是按照上輩子看書的習慣寫的啊。
總之,蔡豐嵐學了四五分像,抄話本肯定可以的。
蔡豐嵐跟著後院管事去簽契約,紀元則跟著周老爺去了印刷作坊內部。
之前不管簽契約,還是跟管事談事情,基本都在作坊的外部。
內部則格外不同。
周家大公子就在作坊裡面,看到父親和紀元過來,笑著行禮:「紀元來了。」
紀元則被作坊內部震驚了。
眼前整齊劃一的流水線般印刷規模,既有雕版印刷,也有活字印刷,按照印刷的書籍類型,還能選擇不同的印刷方法。
整車整車的紙張從後院運過來。
一部分放在倉庫里,另一部分等待製成書本。
作坊另一部分,則是幾十位男工女工,大家分工合作,有的裁剪,有的裝訂。
這種規模的作坊,不愧是府城第一書坊。
原來內部是這樣的啊。
見紀元驚訝,周家大公子道:「回頭帶你去看看郊外的紙張作坊,那地方規模更大,晾曬紙張的地方都不小。」
周家大公子今年不過十八九,也有些少年心性,他不知為何,就是喜歡紀元的性格,對他也如朋友一般。
紀元點頭,他真的有點好奇古代造紙廠是什麼樣的。
聽著工人們做事的事情,紀元還看到幾位衣著不同的工匠,他們每個人身邊都有弟子伺候,有一搭沒一搭地做著事。
這些工匠,便是書坊的雕刻匠人了,看似在摸魚,也確實是在摸魚。
當著老爺跟少東家的面也無所謂。
為什麼?
人家是技術工種,不管紀元他們這些潤筆先生的字有多好,都要依靠他們雕刻出來,那手絕對穩得很。
見老爺,少東家過來,五六個雕刻匠人才起身,看向紀元的時候也帶了好奇:「這就是紀元?」
紀元拱手,有三個匠人避開:「我們不過是白衣,受不得禮。」
剩下的三人則是秀才,他們沒說什麼,看向紀元的時候同樣有些喜歡。
有人還道:「回頭你要是刻章,儘管找我們,想要什麼章子,我們都能刻。」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