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改出來的成績也是又快又好。
但今年最後一次月考的試卷,卻並非由一堂教官來改。
只見一個穿著進士公服的大人走進來,這位是有官職的,平時就在府衙任職。
臨近鄉試, 才會把他調過來,專門給考生們輔導。
至於,為什麼是他?
自然因為他在會試里,考了二甲十九名。
這也是足以傲人的成績了。
他面容嚴肅, 接受眾人的拜見, 隨後一言不發, 等著看學生們月考的文章。
除了他之外,第二堂,第三堂,也都有進士學究輔導。
更別說,今年他們的殷掌印,更是二甲十二名。
不出意外的話, 明年發下來的課薄里, 就會給這些進士學究們排課次。
這會過來,也是亮個相, 讓大家明白接下來大半年裡,大家要面對什麼。
進士學究走進來,第一眼就找到紀元,見他已經在做題,不再多說。
最後一次月考。
考題讓不少人都頭疼。
《周易》裡面的句子。
周易也稱易經,都說是五經之首,並非說要頭一個學,而是說地位高,更難懂。
「保合太和,乃利貞。首出庶物,萬國咸寧。」
意思是,自然界有自己的規律,只有遵循這樣的規律,才能保持平衡,從而讓世間萬物茁壯成長。
天的非凡就是在凌駕萬物之上,讓天下安寧。
此話倒是有趣。
若說按照書上分析,自然要看下一句是什麼。
而下一句,就是很多人熟悉的那句話。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似乎解釋了為什麼說,天的非凡之處,就是凌駕萬物。
因為天的運行剛健有力,人也應該學習。
按照原文來說,似乎只是強調天地自行運作,以及人要學習的精神。
可只看首出庶物,萬國咸寧。
似乎又可以為皇權解釋。
最通俗地講,皇上自封為天子,那拍馬屁的人用這句話。
自然可以解讀為,您是天子啊,您的非凡之處,就是可以凌駕萬物之上,這才能讓天下安寧。
所以,出題人是怎麼想的。
是想以君子以自強不息解釋。
還是用來捧皇權?
換作之前,紀元也不會考慮。
但如今經歷的事情多了,自然明白儒學有無數空子可以鑽。
便是孔子本人,也是信奉復周禮,信奉「尊尊」,就是把人區分成很多等級,低賤者對尊貴者要有尊崇,貴族享有特權是應當的。
尊尊,就要尊君。
其中一個例子,便是齊國陳恆殺君奪權。
這點就被孔子批判,他即使知道齊君腐敗,禍國殃民,也認為不應該對君主不敬,臣子必須要服從君主。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