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紀元也不是個例。
蔡豐嵐到了府學之後,一直在二堂讀書,就可見,在夫子們心中,一堂的三十人,個個比他要聰明,比他有天賦。
此話說起來殘酷,卻是事實。
那話怎麼說來著,你覺得自己是金子,但京城金碧輝煌。
約莫就是這種感覺。
越是如此,府學這邊,就越看中紀元。
而府學的看重,確實給他準備了另一條路。
紀元被喊到府學的時候,看著左右訓導兩人,就知道事情不一般。
殷博士也在旁邊,作為紀元的五經博士,大家相信他更能勸動紀元。
他們要勸的內容便是。
「明年的會試,要不要考慮放棄。」
會試?
放棄?
左右訓導,甚至是學政也商議過這件事。
對紀元來說,放棄明年的會試,不失為件好事。
殷博士無奈,直接道:「你們同他說明白吧,讓紀元自己考慮。」
「你可知三榜之間的差距?」右訓導認真道,「進士及第,進士出身,同進士。」
紀元是知道的。
如果說進士天然比舉人,秀才要高。
而如今天齊國的官場,特別是高官,非進士不取用。
這能看出來幾個功名之間的差距。
但進士之間,也有分別。
比如一甲,也就是常說的狀元,榜眼,探花。
狀元直接授從六品官員。
榜眼探花為正七品。
再比如二甲,二甲也可入翰林院觀政,就是實習,但品級就要以從七品開始。
最後的三甲同進士,也就是人數最多的那種。
一般來說,都是正八品的官職。
等到外派的時候,大多都會授「縣丞」的職位。
是的,縣令都不是,而是縣令的副職。
對一般人來說,考上同進士也可以,至少是進士了。
但對於紀元這種天才來講,建孟府府學對他就有更大的期待。
至少,也要考到二甲吧?
紀元今年不過十五,讓他直接考入全國前三十三名之內,似乎有些為難。
到考到三甲同進士,又有些可惜。
為何可惜?
左訓導解釋道:「每個榜單的考生都會有個上限。」
「前三自不用說,考下來便是六品官員。」
「二甲的三十人,還有機會參與庶吉士的選拔。」
「到了三甲,上限就低了,若想為以後考慮,放棄明年的會試,對以後的收益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