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之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以前縈繞在紀元心頭的疑惑,也是在最近才解開的。
紀元看了那麼多文書,見了那麼多政務,總能從中間窺見一二。
對方三十多,不喜歡有功名的人。
家族確有勢力,可以輕易幫他擺平麻煩,並且還知道如何銷毀證據。
可見對方的王家勢力不會小,甚至是某個大族。
而這位撈錢王則是大家族的小蝦米,每年給家族上供,來求以庇護。
對方沒有斷尾求生,就是因為之間有利益輸送。
保撈錢王,就是保他們自己。
而且看對方如此熟練,想來「底蘊」很深。
總而言之,這位撈錢王可能沒什麼本事,甚至可能是秀才身份。
家族卻不錯,憑著關係去了正榮縣撈錢,自己撈完再給家族分。
這家族盤根錯節,絕對不好惹。
姓王。
這朝中,誰家姓王?
紀元稍微一想,就覺得姓王的人實在太多了。
這畢竟是大姓。
一時半刻,還真不好鎖定人。
說來說去,還是找到當年的文書最清楚。
就算對方有意隱瞞身份,這些文書也不可能全然不提那位撈錢王姓甚名誰。
可惜的是,他不在吏部,吏部才掌握所有官員的升遷。
紀元推開自家的門。
沒關係,他很有耐心。
這本就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如今,已經算是有進展了。
中秋假期一過,好像所有事都加快進度。
翰林院史官院的庶吉士們已經習慣進度,現在一共三十人處理陳年文書。
按照大家的速度跟拼勁,差不多九月二十左右就可以完成。
剩下的時間則用來徹底整理跟歸檔。
算下來,時間剛好。
到時候吏部的外派也會陸陸續續下來。
他們這些實習生,真的要去做官了。
到時候,也是各憑本事。
能去哪,去好地方,還是差地方,全看大家的「本事」。
想到以後的情況,這些庶吉士竟然有些不想走。
至少在翰林院史官院,大家還是憑真正的本事做事。
這裡面也充實得很。
長官也對他們不錯。
而紀元則更加忙碌。
每日除了處理史官院的事,還會被閣臣處喊過去幫忙。
不管文淵閣還是集賢官,基本都會找他。
誰會不喜歡認真做事,人也聰明的狀元郎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