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元年紀輕輕,怎麼做事這樣老油條!
他們平時抱怨朝廷辦事效率太慢。
申請個東西久久不回復。
那也沒關係啊。
他們甚至可以利用這一點。
反正申請期間不收稅也很正常。
等通知消息,再慢慢來唄。
上面可以磨時間,他們也可以啊。
也不對。
劉大人「虛心」請教:「寧安州到底是屬於滇州府,我們直接送奏章到京城,這樣好嗎?」
紀元道:「放心,文書先過滇州府,但滇州府知府通判他們也不會輕易決定。」
這是稅收。
還事關剛併入版圖的寧安州。
估計當地百姓自己都不知道,他們在天齊國的重要性。
紀元心裡估計,只要朝廷不是特別缺錢,大概會繼續減免稅收,比如頭一年,或者頭三年只收正常稅款的一半,讓本地百姓慢慢適應。
別問他為什麼那麼熟悉。
他在翰林院半年多的實習不是白做的。
當時在吏部,翰林院各處跑,上下內情了解得很詳細。
劉大人越琢磨越感覺不錯。
今年是化遠三十九年,磨磨唧唧來回寫奏章,至少要等到明年年底才會有個結果。
這還是速度較快的那種。
山高皇帝遠的。
真的沒必要那麼苛刻。
要說楚大學士給他布的網確實天衣無縫。
可他還是忽略了。
此地真的太遠了,遠到沒人願意過來。
這種情況下,上傳下達絕對不通暢。
不通暢的情況下,著急的可不是地方,該是朝廷。
加上,朝中還有人幫他周旋。
紀元感覺,自己完全不用擔心。
誰說對方出招,他就一定要接招。
你打你的我打我的。
咱們走著瞧。
與其跟著對方的節奏走,不如自己殺出另一條路出來。
紀元手頭厚厚的方案,就是他的路。
何必要把對方「布置」的事幹得明明白白,憑什麼啊。
紀元原本打算,等到年底再說這件事,但劉大人都問了,他也不藏著。
因為紀元看得出來,劉大人真心熱愛這片地,他是真的想為本地謀福利。
寧安州這地方,艱苦得很。
大浪淘沙下來留下的人,便是真正想幫助這塊地的人。
這樣的地方是最好做事的。
也是最方便做事的。
只是劉大人最近的笑容有點太過明顯,走哪都會夸紀狀元,還道:「不愧是紀狀元,本官從未見過這樣聰明的下屬。」
「哎,以他的聰明和本事,下次調任,絕對比我厲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