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大人自然也沒辦法,他們本地人靠山吃山,這麼長時間,都習慣了。
所以,紀元的計劃最後一項,還要等到明年春耕之前再看看。
也不需要大家都養上魚養上鴨子。
只要有開頭行動的,想來等看到好處。
很多人都會跟著做。
計劃的第一項更不用說,寧安州所有人忙的就這個。
但第二項,很少有人直接提起,多是跟第一件事並列了。
但當地人真正做起來,才知道為什麼第二項工程叫沖肥。
他們靠著山泉水灌溉,山泉水從上面流下來,紀元則讓他們在必經的路口上留個口子,在這囤積肥料。
等到需要用水的時候,肥料從上游衝下來,而這些肥料隨著水源,進入各家的田地。
所以叫做沖肥。
而這種方法有多省力,甚至不用過多贅述。
關於肥料的製作使用,更是寫得非常精細。
各家種田的老農,深知這件事的好處。
總之,紀元的計劃算是完成大半。
明年一定能看到成效。
否則不可能帶動寧安州二十多萬人一起行動。
寧安州官員們長長鬆口氣。
大家總算沒有浪費這麼好的計劃。
畢竟這計劃越做下去,越覺得紀大人的厲害。
那話又說回來,紀大人既能考上狀元,家世好像也不錯,實幹還這麼強。
為什麼會把他派到這?
這個問題沒有人能回答得了,反正紀元三言兩語也說不清楚。
再者,來寧安州幾個月,他覺得時間過得非常快。
要說累嗎,確實累,但過的太充實的,充實到時光飛逝。
衙門的會議開完,剩下的事情,就是督促各個村寨按照方案修水渠。
以及,趁著秋收結束了,去下面吹吹風,劉大人還是要提前跟當地人百姓們通通氣,告訴他們一定會收稅的,就是看早晚的問題。
等大家的事情說完,眾人的目光又看向紀元。
紀元呢,紀元不是到山上弄什麼鞋子嗎。
鞋子成了嗎?
「膠鞋沒成。」紀元如實道,他現在只得到一小碗乳膠,或者說純粹的液體,怎麼變成乳膠,還需要再想辦法。
這也是他下山的原因。
在山上也沒有意義了。
當然,白阿婆他們還在幫自己收集乳膠的液體,那些工序他們都已經很熟悉了。
「不過有另一個意外發現。」
紀元把水冬瓜樹果子的事說了:「那果子含油量很好,可以榨油來用。」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