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那種稻子,被後世人稱為占城稻,單看名字,就知道其中不同。
當然了,就算是占城稻,同樣需要培育良種。
等鄔人豪騰出空,他就讓人過去看看。
普通人肯定是不行的。
出了寧安州,那就不是天齊國的地界,必須要有身強力壯的人前去,不然肯定會危險。
紀元算著時間,估計等新將軍來接手,他就能讓鄔人豪出發。
若到時候本地事情不多,他說不定也能去。
這天南海北來的稻種,被紀元送到寧安州的試驗田裡,看看能不能找到適宜本地的優質種子。
等這些事情做完,紀元才想起來看信件,他臉上忍不住浮現出笑意,自己在信里提了一嘴,大家竟然還真的找過來了。
之前都說同年同鄉情誼不同,如今看,也確實如此。
紀元把信件一封封拆開。
從京城到武營他們所在的西北邊塞。
再從西北邊塞到江南各地,以及中原幾個地方。
他的好友們,還真是遍布大江南北。
白和尚他現在所處的位置,竟然跟武營他們相隔不遠,在當地刑司做事。
高老四還在某州工司做事,不過說是平時清閒得很,都在研究蒸汽機,對蒸汽機的設想讚不絕口。
其他像董康,還有當時榜眼謝志福,探花宋留群等人,信里語氣也溫和親切許多。
估計是見識過職場之後,就知道他們當初在翰林院那些事,真的不值一提。
還有一封信,是聶世鳴的,當初正榮縣的縣令,也是跟紀元約好同往金陵應天府任職那位。
紀元有意跟他多通信,彼此信件來往很是頻繁。
聶世鳴所在的應天府,不愧是天齊國經濟中心,就連聶世鳴都感慨,怪不得許多官員都喜歡來江南一帶任職。
不過關乎當地戶司的事,他倒是沒有多提,只說當地關係盤根錯節,他這種叔叔在京城吏部的,都不算什麼。
這倒是不意外。
但聶縣令當初在建孟府正榮縣時,靠著在京城的關係,也算如魚得水,那地方的知府都看在聶縣令的面子屢屢幫忙。
可到了應天府,卻又什麼都不是了。
誰讓那邊的關係,確實不同。
那是錢袋子,哪家的勢力都想摻和。
這些信件來往中,紀元也算對應天府有個大概的認識。
剩下的信件,就是夫子們的了。
家鄉的趙夫子他們,還是對紀元很擔心。
好在見他事情順利,心裡也能寬慰。
意外的是。
已經許多年沒見的林大人,竟然也通過程教諭給他寫了信。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