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京城的時候,經歷過太多這種人際關係了。
不過張將軍在看到鄔人豪的時候,還是面露詫異,甚至欲言又止。
這般身量,實乃將才啊。
張將軍只以為這是紀元親信,也不好多留。
陰差陽錯的,雙方都覺得遺憾。
這也看得出來,這次兵權的交接,還是很順利的。
鎮南關大小官員,乃至各個商會都鬆口氣。
他們的紀大人,一如既往地靠譜!
跟著他混,總覺得穩妥得很。
其他人覺得穩妥,紀元卻看著寧安州的情況皺眉,他最近要回寧安州一趟了。
之前覺得鎮南關情況複雜,需要他儘量多留在鎮南關。
可現在寧安州的情況,好像更複雜?
去年統計寧安州戶口,一共四十八個村寨,二十八萬人左右。
今年寧安州劉同知照例去下面巡查。
竟然發現寧安州的山溝溝里,突然又多了五六個村寨,加起來差不多近兩萬人。
這讓劉同知都嚇了一跳,以為去年少統計了,還以為修水渠的時候把他們都給落下了。
可仔細去問,卻發現問題所在。
這些人的口音跟他們雖然很像,但還是有些區別。
一些年紀較大的小吏則道:「景國的口音!」
此話喊出來,對方趕緊跪地求饒。
問了才知道,這些人在景國過得不好,又看著不遠處寧安州百姓日子越來越不同,乾脆攜家帶口地過來。
寧安州那麼多山,他們去哪不是去?
景國人,自己跑到寧安州?
也是,一邊是景國一如既往的粗獷耕種,還有景國王室的壓榨。
另一邊是天齊國寧安州百姓們越來越好的日子。
誰都知道要怎麼選。
可這到底是近兩萬的人口,也就等於兩萬人的稅收。
景國要是知道這件事,定然會大發雷霆。
但話又說回來。
寧安州跟景國挨得本來就很近,那附近又都是山,便是現代,也很容易找到疏漏偷偷溜過去。
更別說沒有明確分界線的古代了。
這一兩萬人成了燙手山芋。
他們還普遍都吃不飽,衣服也是破破爛爛,各個看著寧安州其他村民的衣服眼熱。
越看下去,越想留在寧安州。
有些聰明的,甚至想把自己娃娃送到州學裡,自己還想加入伐木會。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