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一畝地, 都是這種稻穗, 那豈不是一畝地能產一千多斤的糧食?
大家都有些站不穩。
可眼前的稻穗實在是太少了。
也有人適時地潑冷水:「便是都種上了,也不可能有那麼高的產量。」
這個確實如此。
而且眼前的稻穗,也不算占城稻,生長周期要稍微長一點,二月份種下的,如今六月份還未徹底成熟。
估計能在七月收穫。
但這樣能高產的稻種, 已經不強求它的生長周期了。
大家來來回回數了數,又在所有試驗田裡尋找,最後找到了十二株這樣的稻子。
這十二株稻子被大家圈起來,認真養護。
不出意外的話, 這就是下一季的稻種, 而且是最優質的那種。
田地終於有了新進展, 看著就讓人高興。
紀元在田地里忙碌,程家則在講最近幾年發生的事。
程教諭從那麼遠的地方過來,還要留在滇州府任職,確實是為了程家其他人。
「反正訓導這職位,十幾年不換也是常有的,以後我就留在這, 咱們彼此間也有個照應。」
「你嬸子他們已經在路上了, 不日會到武新城。」
「今年過年,我們還能一起在寧安州過年。」
這話是給程亦珊, 還有程亦珊母親說的。
目光到程亦淮這裡,見他年紀很小,如今皮膚有些像本地人,看樣子經常在外面風吹日曬。
「書呢?還在讀嗎?」
意外的是,程亦淮點頭:「在讀的。」
「紀大人說,他小時候一邊放牛一邊讀書,我可以一邊打魚一邊讀書。」
「好小子。」程教諭滿意。
在這家裡,他該被喊一句程家二爺,他今年整四十,比程大人,也就是程家大爺小兩歲。
程大人則是程家大爺,程夫人也是程大夫人。
以前離得遠,分得也不清楚,現在都在一個地方,還是區分開比較好。
程教諭手下的人一一拜見,偷偷看了看這一家子,方才他們也聽到了程家大爺最近發生的事。
誰不說一句可憐。
但程家二爺的學生倒是不錯,看在程家二爺的面子上,幫著做了許多事。
不過最厲害的,還是這位程家大小姐。
她自己支撐起這個家。
戴罪之身,還能管理本地州學,更能開一家印書的作坊,這份心性,不是誰都能有的。
程家人敘舊用了一整天,晚上請紀元過來吃飯,又是暢聊一晚。
而這件事,自然被寧安州官學眾人得知。
程家這次,有了正兒八經撐腰的人。
程亦珊的叔叔可是在府學做右訓導的,有這層身份在,更沒人敢欺辱她。
紀元聽到這話,忍不住摸摸鼻子。
這話說的,好像人家叔父不在,你們就能欺負了一樣。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