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浩風的娘,也就是南星的師娘鄒氏,是個吃齋念佛的人,在阿彌陀佛的感召之下,她視天下蒼生為一家,更遑論人見人愛的南星了。自打南星第一天出現在程家,鄒氏就身體力行地將他視為己出。不過,母愛表達地過了火,就難免過猶不及。
畢竟十個手指都不一般齊,四個兒子想要一碗水端平,只不過是一廂情願罷了。鄒氏做不到完全公平,就乾脆大義滅親地只對南星好,可是“不患寡而患不均”——自己的親娘沒完沒了地吃裡爬外,一般做兒子的,能有幾個咽得下這口怨氣。
好在程家三個兒子,也只有老大程浩天計較這些,老二程浩雨,品性大約隨了娘,和諧友愛一家親,佛系得對誰都好。老三程浩風,雖然誰都不隨,卻不知怎的,偏偏只對南星一人好。於是每當大哥氣不順地欺負南星時,二哥就會好言好語地相勸,四弟大多路見不平地欺負回去——大哥與四弟相互交惡,也不是完全沒原因的。
在四弟助紂為虐之下,師娘肆無忌憚的偏心,到了正主兒南星這裡,竟大部分成了壓力——當他還是個蓬頭稚子時,他就人小鬼大地體會到了自己與其他弟兄的不同。以至於師父和師娘越是對他無微不至,他就越發覺得自己不過是個異性弟子,吃喝都是別人賞的,憐愛也可能是一時興起。
這讓他時常患得患失,擔心這種沒有血緣的羈絆無辦法長久,同時也在他尚且年幼的心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他既無法像大哥那樣,明目張胆地去表達恨意,也無法像四弟一樣,沒心沒肺地放心去愛,更沒辦法做到二哥那種卓爾不群的超脫世外。他雖不缺乏愛,卻比任何人都渴望得到愛,只能一遍又一遍地提醒自己,要努力,要感恩,要竭盡全力地德才配位,這才是他存在於世的意義所在。
鄒氏正在房裡納著鞋底,抬眼看到程浩風和南星一前一後地走進來,連忙招呼道:“你倆幹嗎去了?怎麼這麼磨蹭,快來試試連升堂新送來的衣服。”
作者有話說:
可憐的寒石兄,明明出場那麼早,卻只是個男二。。。
第四章 赴約
程浩風最不怕受人埋怨,理直氣壯地甩鍋道:“都是三哥耽擱的,剛剛前院有人找他。”
師娘有些詫異:“找南星做什麼?”
“哦,有個朋友來歙州,順道過來看看。”南星隨口搪塞道:“師娘前陣子不是剛給我們做過衣服,怎麼又做了一套?”
“哪有嫌衣服多的,”鄒氏說著展開一件湖藍色的絲織長衫,遞給南星道:“眼看著天越來越熱,多幾套換洗著穿唄。”
“娘!”程浩風直眉楞眼地撿起一件烏漆嘛黑地長褂道:“我這件怎麼這麼難看?”
鄒氏漫不經心地抬了抬眼皮道:“你胖,穿黑的顯瘦。”說完,又挪回了視線,看著南星眼前一亮道:“這顏色不錯,趁著膚色更白淨了。”
有娘生沒娘養的程浩風可憐巴巴道:“我穿來穿去都是黑色,外人還以為我一年到頭不換衣服呢。娘,你也給我換個顏色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