措初坐在他旁邊拿著手機在打字,姜聆聿看了他一眼,說:「你有事的話你就先走吧,我一個人可以的。」
措初打完字收起手機看了過來:「你一個人在這兒我不放心。」
姜聆聿:「……」
他被措初噎住了,有什麼可不放心的。「我一直都是一個人去醫院看病的。」
「是嗎?」措初眼珠微動,十分確定的說:「看上去不像。」
十分獨立的姜聆聿翻了個白眼,實在是沒力氣和他較勁了。
生病了的人總是容易嗜睡,姜聆聿靠著牆又睡了過去。
措初看了眼他輸著液的那隻手,已經凍得微微發紫。他起身去向護士要了一個熱水袋,然後小心地放在了姜聆聿的手下。
姜聆聿似是感受到了掌心的溫暖,輕輕的動了動手指握住了熱水袋。
看他沒有扯到輸液管措初才放心的拿出手機,打開微信全是來自好友仁青的控訴。
他追問措初原因,措初只用有事兩個字就打發了他。
看著十幾條消息的轟炸,措初按了按眉心,回復道:「你自己吃,這頓我請。」
仁青:「再請我吃一個星期的飯。」
措初都可以想像到這人在屏幕那邊得意的模樣,最後只能忍辱負重的打下一個「好」。
解決了仁青才想起來自己也還沒有吃飯,再一看姜聆聿,他恐怕一整天都沒有吃過東西。
等到姜聆聿換上第二瓶點滴後,措初拜託護士幫忙照看著他,然後去了隔壁的一家小吃店。
措初點了一碗餌絲,又讓老闆給姜聆聿煮了一份蔬菜粥。快速吃完後,他就拎著粥趕回了診所。
姜聆聿還沒醒,措初把粥放到了一邊。等待的過程很無聊,想了想他戴上耳機隨便找了部紀錄片看。
這部紀錄片很火,排在了熱度榜前三,拍的是一個留守兒童的故事。
雖然是一部和人有關的紀錄片,重點在故事本身。但是也能看得出來攝影師鏡頭掌握的很好,每一幀都讓人挪不開眼。
措初雖然信佛,但不是個感性的人,他也不愛看這種煽情的東西。儘管同情,可世界上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苦難,只是還有很多沒有被熟知。
他想退出卻不小心點到了進度條的末尾,然後屏幕上出現了一個他熟悉的名字。
攝影師:姜聆聿。
是他認識的這個姜聆聿嗎?措初有些意外,但想起初見時姜聆聿脖子上確實是掛著一個相機的,又好像也很合理。
帶著好奇和探尋,措初把進度條拉回了開頭。開始幾分鐘後鏡頭外有人說話了,是他熟悉的聲音,是姜聆聿,然後他坐在診所的長椅上看完了這部四十分鐘的紀錄片。
紀錄片中有多處攝影師和主人公對話的部分,最後姜聆聿還給這位留守兒童資助了很多錢。
紀錄片播出後,被很多社會群體看到也紛紛獻出自己的一份愛心,也算是得到一個很好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