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這裡,他詢問一個人。
「你做任務了嗎?」
「我當然做了啊,這些任務又不難。你感覺很難嗎?小白已經做了,他拿到一筆錢了。」
你感覺很難嗎?鄭敬浩聽不得這種話,他剛想說不難我能做,隨後他注意到後一句。
「多少?」猶有理智的時期,鄭敬浩敏銳地抓住了這個關鍵詞,他很需要錢!
「沒多少,小白做了十個任務,拿到十萬塊。」
什麼!?十萬塊!?
好吧,他沒必要那麼吃驚,十萬塊在賭場上確實不多,程度灑灑水,但放在現實中也不少了。鄭敬浩發現身邊有人拿到錢後,心中反覆湧現不服輸的情緒。
第十個任務,拿到你討厭人的把柄,將其上傳到網上——等等,這不是犯罪嗎?不過他這種借高利貸的小人,接受這種事也不是很艱難。
鄭敬浩深陷其中,沒有發現這些任務每一個都是精心設計過的,其中另有玄機。
而作為局外人,江雪律一看就看穿了。
去年的二中學生羅明自首和斷魂谷案,教會江雪律一個道理:愛意能喚醒人的良知,恨意能讓人墮入深淵。
任務鎖定仇恨之人,是有意催化極端情緒。
而一旦接受了輕度犯罪,人的底線被打開,後續再接受中度犯罪就不難了,這是一個循序漸進、逐步登高的過程。
第二十個任務,每天瀏覽暗網,跟其中五個lv5等級的人成為朋友。鄭敬浩登上了暗網,他本就不是純白,也不是一團徹底的黑,一開始進入這個地方他心裡有些不適,不過漸漸的他得了趣味,他感到了自由。
所以一些難受的情緒迅速就過去了。
他沒發現,自己心理防線不斷在往下突破。
又一日,「小白做了25個任務打卡了,管理員在誇他,所有人都在給他喝彩,他也太厲害了。」這是什麼卷王啊?鄭敬浩勝負欲一下子被激起,小白能做到,我也能做到!他完全沒意識到,從這個時期開始,金錢驅動力早已經轉移。
第二十五個任務,對一些事物發表自己的看法,你認同哪些暗網作者的觀點?國際警方以藏污納垢為由,對暗網的介入,你認為正確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