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那你快去快回。」林小福自然沒有異議,催促著趙子誠。
「不,我去幫大哥下兩網,天黑前回來,這樣明天他就能早些跟著我們上山了,木屋附近有木耳林子,若他敢上去,摘了木耳也是錢。」
趙子誠卻又說道。
如今魚沒有之前多,趙子添只能將每天的大部分時間放在撈魚上。
若明天上山,自然就沒空撈魚,從山上下來,累都累趴了,如何還能去打漁?
又不是趙子誠。
也因此,趙子誠才有此考量。
趙家離山腳也近,村里人也會在山坡、山腰上砍柴,並不是不會上山,只不過村里人能上去的地方,連楓華嶺的外圍都算不上。
他們認為的山腰,實則還是楓華嶺的山腳,趙子誠和師父搭的小木屋,才算是山腰,不過也仍是外圍。
楓華嶺深處,才是他們打獵時常會去的地方,普通村人是不可能到那地方去的,也會迷路。
如今,村里人砍柴的地方自然沒有那麼多柴可砍,不過是繼續向上走走,再給砍過的地方一個休養生息的機會,再折回來砍。
也有的人家會有山地,像林小福家這樣就在自家地頭砍野樹自然方便多了。
因為只有自家砍,消耗怎麼慢,這邊砍了那邊長,可不就方便得多麼。
這也是為何以前趙長祿過來,知道趙子誠砍柴立刻索要的原因,除了有人砍、也是有柴。
靠山吃山,並不是你生長在山腳下,那大山便由著你刨,也要你有本事刨才行。
深山裡自然柴多、野物多、乾貨多,前提是你有能耐上去。
北山村田地少、獵戶多,才是真正的靠山吃山,不過是在雲楓嶺另一頭。
林小福現在偶爾做的上山,於他們卻是經常的事,打獵、打不著也順手弄些乾貨回家。
因趙子誠要幫大哥打漁,林小福就沒有跟去,而是看著他用一隻背簍裝下了自家的網,就趕著驢車離開了。
林小福就打了水把買回來的那些大大小小的罈子都給洗了,林余氏想過來幫忙卻被她拒絕了。
「娘,你忙你的,我現在閒著呢。」
她只不好說,娘你快些把衣裳做好吧,再耽擱我得去鎮上了呢。
善良的婦人哪裡知道自己的一片心意,會給大丫頭帶來不便呢,她也沒多想,到也知道是趕進度的,於是又去做針線去了。
到是林小春放下手裡活兒,過來幫姐姐的忙,將一個個罈子洗乾淨扣在盤箕上濾干水,再收回堂屋裡。
他們家人少,又以婦孺居多,平時吃飯都在廚房,也沒什麼客好招待,堂屋多用來存貨,雜屋則用來放大魚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