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啊,先前是本宮想岔了。況且滿人原居塞外寒冷之地,不怎麼出天花,自然比不得漢人在這方面有經驗。」赫舍里越想越覺得可行,語調都忍不住揚起來,「你去了太醫院,不止要尋漢人醫士,尤其得要南邊熱一些的地方出任過才好,興許能有什麼不一樣的說法。」
夏槐向來最聽娘娘的,雖不懂為何要執著於出痘之事,還是歡快應一聲跑出去了。
這一尋一問,耽擱了不少時間。
等到午後歸來,還果真有些收穫。
醫士裡頭有個剛從江西調任回京的,叫做傅為格,他向赫舍里提出一種旱苗種痘術。
這種種人痘的法子,起源於隆慶年間的寧國府太平縣。
只需挑選出痘順暢者的痘痂,碾成粉末,再用銀管吹入種痘者的鼻孔內,便能在三日左右開始發熱,輕症出痘後痊癒。
赫舍里聽著有些擔憂,蹙眉問:「江南百姓多用此術防治天花?」
「這是湖州派秘術,民間尋常用不起,便只撿幾件出痘順暢者的貼身內衣。」傅為格頓了頓,躬身又道,「娘娘,其實江西一帶還有個松江派,聽聞發痘時,輕者不過數顆,重者也只有二三百,從未有過痘漿合眼的苦痛。」
這番話倒是叫赫舍里高看此人一眼。
松江派的法子聽著似乎更為穩妥。但不論哪一個,要用在皇子身上,都必須慎之又慎,有很長的流程要走。
時間倉促,赫舍里不敢耽誤,隔日就將此事說給了康熙。
宮中苦天花久矣。
康熙十五個孩子餘下七個,未嘗沒有天花的原因在。否則,也不會將大阿哥、三阿哥相繼都送出宮去養。
然而,帝王在聽到這個好消息時,卻露出一絲猶疑。
赫舍便明白了——
玄燁兩歲曾經出天花,被送出宮避痘,唯有奶嬤嬤前後跟著,晝夜不歇的照看,好容易撿回一條命,先皇卻染上天花撒手人寰了。
皇上對天花有厭惡,亦有恐懼。
他是害怕失去保成。
「『神聖豈能在,調方最近情,存誠慎藥性,仁術盡平生。』這是皇上當年賜給黃運院判的詩,還親自題了一塊『永濟群生』的匾額,掛在太醫院景慧殿。」赫舍里溫柔望向帝王,覆上他冰涼的手,「如今有這樣一條濟蒼生的路在眼前,即便難行,也有臣妾陪著呢。」
康熙眷戀地看向赫舍里。
這是隨他從少年一路走來的妻子,便是日後宮中有再多的女人,也無法與那些日夜陪伴相提並論。
他回握住赫舍里的手,點頭道:「朕與舒舒走過多少兇險路,自然不懼再多走一條。明日一早,朕就派內務府廣儲司去江西尋痘醫。太醫院這頭,也會提拔傅為格入痘疹科,先行拿宮女兒太監試驗。」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