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嬪這一胎是皇子,自然心生歡喜。
有納喇貴人的前車之鑑,她將小阿哥仔細護著,只許嬤嬤們抱著孩子在正殿暖和的地方走一走。
小阿哥身子倒是十分強壯,吃奶也比旁的阿哥要多出將近一倍去。皇上來瞧過兩回,笑話這孩子是天生習武拉弓的料,估摸著不愛讀書。
宜嬪可不愛聽這話,將阿哥抱過來:「咱們小五身體壯,腦瓜定然也靈活。等入了尚書房,再叫你阿瑪大吃一驚。」
她說著說著,期待地看向康熙:「皇上,前頭三阿哥四阿哥一出生都賜了名,小五可不能落下。」
納喇貴人的孩子沒得賜名,可不就早早夭折了嘛。
康熙正笑著逗五阿哥玩,聞言捻了捻右手,囫圇道:「再過些時候吧。」
宜嬪急了,從床上一骨碌坐起身,扯得底下生疼,卻還是趕忙問:「過些時候是什麼時候,小五都要滿月了呢!」
康熙無奈將她按回去,靠著大迎枕:「當額娘的人了,怎麼還是這般毛毛躁躁的。也沒幾日了,等這個年出去,太皇太后那頭就該派人來接小五了。」
宜嬪攥緊袖子:「為何接走小五。」
「這個孩子朕已經答應了養在太后的慈仁宮,名字也一併交給兩位老人家來取。」康熙笑笑,「得慈仁宮與慈寧宮照料,這孩子是個天生有福氣的。」
宜嬪想說「這福氣給你,我們小五不要」,卻只無聲張了張口,沒忘了該有的分寸。
她難得這般柔弱,康熙起了憐惜之心。
便安慰道:「你還年輕,性子又急躁些,養著皇子難免有疏漏。等過幾年咱們再有了孩子,朕答應你,定然叫你自個兒養著。」
宜嬪面上扯開個笑臉,點了點頭。
踩著宣嬪復寵的時候,她就該想到有今日了。只是一時被君王的好話迷了眼,還當其中有幾分真心。
卻是她作繭自縛罷了。
*
這個年過得著實不痛快。
因著一整年的天災不斷,康熙下旨,今年後宮中一應口分年例減半,連過年都只叫內務府簡單操辦,各式宮燈少了,煙花也取消了,只照例貼了翰林院書寫的白絹對聯。
胤礽惦記著四弟弟,大年夜趁著乾清宮宴,還專程偷跑回去看了看。
胤禛如今長得很快,見到二哥來,竟一骨碌從炕上站起來,走了兩步嫌慢,還想跑起來,隨後就因換不過腿咕嚕嚕倒下去。
胤礽忙上前將人接住,笑道:「四弟弟會走路啦?」
胤禛板著臉點點頭。
永和宮留著兩個精奇嬤嬤,一個奶嬤嬤近身照看著阿哥,外頭還有守門的小太監,自然安全得很。
只是嬤嬤們見到太子爺,臉色卻很是為難。
若待會兒德嬪娘娘回來,要是知道四阿哥跟太子玩了一會兒,就將怎麼也教不會的走路學會了,還額外跑了兩步,怕是又該心酸吃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