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慶之便引出了個關鍵問題,「臣知道陛下是為了百姓好,想叫所有人都看得起病。不過也不能全都免費,大夫從識字就開始背醫書,快一點也得十來年才能出師,也不能叫他們不收銀子。」
皇帝遲疑了一下,「朕給他們補銀子?」
「陛下也該知道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一邊全公公使勁給顧慶之使眼色,正吃飯呢,就別破壞陛下的好胃口了。
只是鼓勵歸鼓勵,餵雞湯歸餵雞湯,思慮周全也是很重要的,尤其是不能只考慮眼前,也得考慮這政策能不能持續下去,萬一持續不下去了,又會不會引起反彈。
顧慶之又問,「陛下可知道京城一共多少人口?」
這個皇帝還是知道的,「宛平大興兩縣加起來,約有一百萬人口,加上京營五大營,家奴、佃戶等等,該有一百四十萬。」
「咱們只說百姓。百姓一年生幾次病?什麼病自己能好?什麼養的病要去看大夫,如果全由陛下補貼,要多少大夫才夠?又會不會有人但凡有個不舒服,就要去看大夫?如果大夫的精力被這些人牽扯住,又會不會連累重病之人無醫可看,以致丟了性命?」
這裡頭的問題皇帝有些知道,有些不知道,他臉上歡欣雀躍的表情消失不少,嘆氣道:「慶之說得對,朕的確不能只憑一時的意氣做事,還有呢?」
「還有……就是百姓生病,多數是吃不飽穿不暖又或者太累導致的,又或者小病想等他自己好,最後拖成了沉疴舊疾,跟大戶人家的富貴病還是有區別的。」
皇帝點頭,「這個朕倒是想到了。朕也知道與其免費看病,不如叫百姓豐衣足食更好些,只是……」
「只是沒那麼容易。」顧慶之又開始灌雞湯了,「可陛下畢竟年輕,還有大把的時間創造太平盛世,臣祝陛下長命百歲,心想事成。」
皇帝被他逗樂了,笑道:「那還是照朕以前想的,先叫太醫院的御醫們每月義診兩天,先看看情況再說。」
顧慶之便道:「其實每月義診下來,幾次陛下也就知道裡頭是怎麼回事兒了。」
「想在前頭跟中間發現問題是不一樣的。」皇帝很是坦然,「朕原以為朕也在宮外當過三年王爺,是知道百姓過得不太好的……你說得很對,尤其是號脈的時候,吃得好不好,是能看出來的。」
皇帝很快就又高興起來,道:「還有醫女的事兒,慶之也幫朕參詳參詳。」
顧慶之仔細聽著,皇帝道:「醫女主要學習的就是接生,來源一部分是宮裡過多的醫女,不過人數有限,未來朕想大部分都用育嬰堂的女嬰。還有教坊司的樂女,這裡頭不少都是犯官家眷,識字,學醫自然也會快一點。當樂女她們覺得屈辱,朕多給她們一個選擇。」
至少現在看不出什麼毛病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