哇,你這湯也不錯,不知道有沒有機會復刻。
本來毫無期待的吃飯時間,都變得閃亮起來。
周日晚上,付聽雪兩人又與對接的負責人開了個小會議。
就是上一次那一位精神矍鑠的老人。
他語氣感嘆:“小謝啊,小付啊,你真是幫了大忙了,我看著半山這邊的氛圍在短短几天內就活躍了起來,真的不容易啊。”
謝知沒說話,一如既往地冷淡。
付聽雪搖搖頭:“只是些錦上添花的東西。”他拿出的東西其實並不多,那些湯的味道都淡到喝不出什麼味了,只是大家嘴巴清淡太久,才有這種反應。
他看了一眼謝知,知道這傢伙還是選擇要讓自己站到這個舞台,又進一步說道:“我們統計了一下,這周的一批用完,下周三之前必須採用‘多勞者購多’的方案了。”
多勞者購多,這是他們溝通出來的方案。先用一周的時間普惠,然後基於物品,讓它成為一種激勵的獎勵。
它不能是大家工作十幾天都得不到的奢侈品,不能是釣著驢吃不到的胡蘿蔔,也不能是工作一天都可以吃到的日常品,因為那樣供應不起。
所以經過計算,大家得出了“三十工時”一勺的價格。對於那些重要崗位的勞動者,有工時補貼的人來說,是差不多工作兩天的價格,因為還要額外吃飯和休息,所以一周一勺或者兩勺就差不多了;對於在比較輕鬆的崗位勞動者來說,也大致是這個間隔。
“可以的。”老人點了點頭,微笑道,“今天我委託了你們去幾個倉庫集中點大致看了一圈,有什麼收穫嗎?”
說到這個,付聽雪臉上的笑容淡了一些:“現在水太深了,我們往返一趟很難。而且,大部分物品都不能使用了。”
哪怕是他有著「浮沉」這樣的道具在,也帶不回什麼東西來。
“或許,要等這水降下去了,我們才能拿到可用的物資。”
老人倒也不意外,這份委託只是聽他們那個抽卡系統的任務需要才派出的。他輕輕點了點頭:“我們在水災泛濫之前,已經在半山這裡儲備了大量的糧食,短期內不會有問題,你們也不必有壓力。”
這確實是個好消息,有這麼個明確的說法,就說明儲備糧確實還是充足的,付聽雪也鬆了口氣。
老人笑呵呵地又加了一句:“我聽說,研究院那邊也陸續有了好消息,也許栽培作物的進展還可以再進一步。”
“真好,感覺一切都在順利地進行著,大家能安定一段時間了。”付聽雪發自內心地高興。
“有事無事,又誰說得准呢?”老人站起身來,背著手緩緩走到窗邊,一雙還明亮的眼眸看向窗外,語氣平緩地說道,“這雨,看著在小下去啊……”
付聽雪和謝知一起站在窗側看著。付聽雪沒有感覺到,但既然他這麼說,就肯定是有道理的,或許是測出來的數據有了說法。
果不其然,老人繼續說道:“不止是雨小了,我這兩天也收到了邊緣前線的報告,水位已經停止上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