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裡,王氏在昏黃的燭火下,伸手細細摩挲著桌上的牌位,只看上面的痕跡,就知有人經常觸碰。
良久,王氏輕輕的聲音響著靜謐的屋中:「三哥,你說讓我別過繼,不是親生的孩子不會孝敬我,讓我一個人過清靜日子,我聽話了。可是……我走了之後,誰給你燒紙呢?我年紀大了,胳膊腿兒都不如以前靈活,萬一我哪天一睡不起,你就只能在底下過窮日子。明遠他……厚道老實,知道顧兒女的人,不會虧待了咱們的。你別怪我……要怪也憋著,反正你拒絕不了。你要是真的生氣,回頭等見著了,怎麼罵我都行……」
到了新家的第一個晚上,母女四人都挺激動,張么娘特意去陪著女兒睡,幾人擠在一張床上暢想著新衣的模樣,又保證了要好好照顧王氏這個長輩,很晚才睡著。
太過歡喜,天蒙蒙亮就醒了。
天不亮就起,是母女四人在家裡時就養成的習慣,但凡多睡一會兒,何母就會鬧得半個村子的人都知道。
王氏打著呵欠,招財立刻給她送上熱水。
看著面前氤氳著熱氣的盆,王氏愣了愣,還別說,這感覺挺新奇的,有人伺候……真不賴。
「把那些栗米拿出來熬粥喝,來不及去地里弄菜來炒了,昨晚上炒的滷子還有一點,抓點鹹菜湊合一頓。從鎮上回來再說。」王氏一動嘴,那邊母女幾人立即就動了。
何又華名下有五畝地,王氏陪嫁有兩畝,過去那些年,她一個人吃,每年都要賣掉大半的糧食,這些年下來也攢了一些積蓄。今年多了這麼多人,糧食不賣,肯定夠吃。
「回頭你們做飯不用等我吩咐,看著什麼順手,自己做就是了。」王氏一個人吃得大方,哪怕知道人多了,她也小氣不起來。
飯菜很快上了桌,對於母女四人來說,這兩頓吃得比過年還好。
飯後,張么娘意思是讓姐妹三人留在家裡,被王氏否決了。
「姑娘家也就是在娘家的時候能鬆快一點,等到成親了,想去哪裡都不方便,現在能帶就帶上。」王氏臨走時也沒忘了昨天整理出來的料子,真打算去鎮上找人做衣。
張么娘把料子接過來:「娘,我做!」
王氏不願意:「你一個人只有一雙手呀,等到巧兒她們穿上還得好幾天呢。」
「差幾天不要緊,反正都苦了這麼多年了。」張么娘執拗地道:「這活兒我會,沒必要讓別人賺錢。」
婆媳倆爭搶起來,顧秋實也傾向於把這料子拿給別人做,一來是讓巧兒他們儘快穿上新衣,二來也是為了讓人看看王氏對他們的好。
一家人往村口走,期間路過別人家時都會跟人寒暄。
隨著幾人離開村子,王氏帶著他們去鎮上買菜宴客和給孫女做新衣的事情就傳開了。
鎮子周邊有十多個大大小小的村落,不是集,每天早上也人潮湧動,到了地方,顧秋實想著去搞錢,他可不是真的想帶著妻女一直啃老,眼看去菜場那邊的人多,擠過去之後想擠回來沒那麼容易,他頓住腳步:「你們先去,我有點事。」
男人的頂門立戶,眾人都沒有不放心。顧秋實轉身消失在了人潮中。
何明遠人到中年,只會種地,真要是去找正經活干,不一定能找得著不說,工錢也不會很高。顧秋實抬腳就往鎮子南邊去。
那邊住著富人,還有酒樓客棧,甚至還有花樓。想要在短時間內賺到大錢,只能去那邊想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