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邊已經算是密林中段……父子倆砍柴要走到這附近,但村里大部分人燒的柴火都是地里糧食枝杆,不需要多少柴。也就是他們父子一點地都沒有,才需要準備比別人家多幾倍的柴火。
來的人少,山柿子像紅燈籠似的掛在樹上也沒人摘。還有少數幾隻鳥兒在啄著吃,不過,兩人一靠近,鳥兒就經飛了。
吳糧看到柿子,大喜過望:「這東西很甜,我去摘。」
但是柿子樹不大,人爬上去很容易踩斷樹枝摔下來,顧秋實按住了他,找了一根合適的樹枝砍下,用以將枝條勾落。
父子兩人站在柿子樹下飽餐一頓,還摘了一大堆放著。吳糧左右看了看,砍了一些荊條編籃子。
看他忙著,顧秋實拿著弓箭和別著砍刀鑽進了旁邊的樹林。
吳糧見狀,忙囑咐:「不要走太遠了。」
冬日裡冷,倒是不怕蛇。
顧秋實原先打過獵,更設想過自己可能落到很偏僻的地方,平時無事時會注意各種野物的習性,對於從來沒有人打獵的地方,想要找到這些東西還是比較容易的。不過轉悠了兩里地不到,他摸到了兩個兔子窩。
兩個兔子窩裡,加起來有十二隻小兔子,不過,因為冬日太冷,大兔子都瑟瑟發抖,那些小兔子昏迷不醒的有,凍僵的也有。
顧秋實跑了兩趟,將兔子運到吳糧旁邊,讓他點一堆火烘著。
吳糧看著一大群兔子,都有些傻眼。
他忽然發現,自己不讓兒子休妻,到底錯過了什麼。
兒子是因為辛辛苦苦打獵賺到的銀子被兒媳婦送回娘家才一怒之下不再進山,也不說每天都有這麼多的收穫,一個月有一趟,家裡也不至於窮得揭不開鍋。
更讓吳糧心酸的是,兒子這一次應該是聽到村里人嫌棄他幹活不行了,這才下定決心再次進山。
回去的路上,父子兩人各背了一個簍子,裡面裝著兔子,還有三隻山雞。吳糧一路挺沉默,在顧秋實以為他埋頭趕路時,聽到他突然出聲:「大河,如果你真的不想再和綠花過,那就不要勉強了。」
顧秋實有些意外:「爹以前不是不願意我們和離麼?」
「以前爹腦子轉不過彎。」吳糧嘆息,「天天吵啊吵的,你們都過得不舒心,還不如分開呢。」
因為密林離村里太遠,父子倆看見村子時,天都已經黑了,只剩下一丁點兒天光,連路都看不清。顧秋實一路走,眼睛一直沒閒著,路上就砍好了可以當火把用的柴火。
兩人摸黑進村,引起一陣陣狗吠,院子裡特別安靜,一個人都沒有。吳糧進了廚房點火做飯……父子倆只吃了山柿子,雖然不餓,但沒有喝點熱的,就跟沒吃似的。
顧秋實還給兔子搭了個窩,邊上點了一堆火,明日是大集,他打算起個早將這些東西賣掉,然後給父子倆各做一套過冬的棉衣。
喝完粥,父子倆各自回房睡覺,從頭到尾都沒有再提喬綠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