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人羨慕地道:「這邊省農大有福了,可以直接帶著學生過來上課。」
他們發現了,這生態農場方方面面都涉及專業課程。
在這裡開課,不管老師講課還是學生聽課,那真是事半功倍的。
學生們的試驗田都有著落呢,還不怕被人給拔了糟蹋了的。
這邊農場裡就連三歲小孩子都知道田地里的莊稼不能隨便碰的。
程教授等人在這裡住了三天,京大和華大的領導不知道是被質樸的田園風光陶冶了心情還是怕丟面兒不好意思爭搶,就把勸說兩人的任務交給了程遐年,由他問問兩人的意思。
當然,不能由著兩人說什麼省大很大,不想離家遠之類的話,要讓兩人二選一。
程遐年接了任務,趁著下雪食堂蒸了粘豆包、打了糍粑大家品嘗點心的時候他和唐圓、封辰聊起來。
唐圓果然表達了自己和封辰的想法,她覺得省大很合適,可以兼顧學業和事業。
程遐年笑道:「若是其他學生,我會勸他學業為重,畢竟人生之事有先後,學業搞好才能談事業。可你們不一樣,你們給我的感覺好像早就在不為人知的時候把學業搞好了,現在正是做事業的時候。」
他搖頭笑笑,自己也不知道為什麼有這樣矛盾的感覺,這倆學生太聰慧,太通透,有一種經歷過波折苦難大起大落之後才有了的清澈通透。
知道自己要什麼,不汲汲營營,不慌裡慌張,懂得向外求又懂得向內求。
可能大學學歷和文憑對他們來說只是錦上添花吧,就像當初他們不肯把罐頭廠開在城裡一樣。
有沒有這個大學,不影響他們的生活和事業。
因為有選擇,所以這不是唯一,不是壓上一切的豪賭,就能舉重若輕。
人生當如是。
當然一般人沒有他們的能力,自然也沒有辦法像他們這樣灑脫,對京大華大和省大一個態度。
唐圓和封辰也沒謙虛,他們知道程遐年話沒說完,就認真聽著。
程遐年繼續道:「我知道你們想為家鄉父老鄉親做點實事兒,你們也做到了。在我看來,你們做到這個程度,已經是現實意義上的成功了。可如果你們去首都讀大學,那麼畢業後,幾年後,你們可以為更多人做實事兒。」
留在這裡,只能為家鄉這些人做實事兒,讓他們受益。
走出去,可以讓更多人受益,造福更多百姓。
程遐年希望他們走出去,所謂有多大能力攬多大責任。
他希望更多人受益,他也希望他們可以站得更高。
讀書人誰不想留名青史呢?
見程遐年說到這份兒上,唐圓就笑起來,「老師,您給我倆捧這麼高,就不怕我倆沒那本事擔不住哇。」
程遐年笑道:「你倆可以的。就憑你們目前的見識和本事,已經超過很多人了。說是讓你們去讀大學,實際你們去當老師甚至當老師的老師都足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