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澤平這話雖說有些許的吹牛,但這話也是半真半假的。
賞荷宴事關兩省青年才俊的名次之爭,不管是教育界、還是官商界都是相當關注,自打許澤平奪得魁首後,名聲當然大燥!
誰人不知道這屆賞荷宴的魁首,是來自東湘省的小天才?
不過舞象之年,連斬東湘童子三試案首,取得小三元及第的美稱!
短短三日,許澤平的名聲就傳遍江南兩省。
不少的江南才子從江南各地而來,就是為了一睹許澤平的風采,與他一較高下。
只不過許澤平是個不愛出風頭的,每每都是拒了這些人的請求,安靜的藏在博文書院中默默吸收自己未知的知識。
或許正是如此,許澤平在江南才子的心目中越發的顯得神秘。
偶然之下,許澤平賞荷宴上的策論流入江南,眾人皆被他的那一手館閣體所驚艷!
世人皆說應考的館閣體呆板、恪守成規,毫無讀書人的風骨。
可是那烏黑方正的一筆一划何嘗不道盡書生郎的風骨?
字如其人,君子端方、風華藏於禮。
見不到許澤平其人,他們便開始追逐許澤平的墨寶,甚至開出了天價,百兩隻求許澤平的一方墨寶。
聽聞此傳聞,許澤平也不由的搖頭,還真是得不到最燒心。
徐掌柜聽著書生郎硬氣的話語以及挺直的背脊,那不明白自己這是遇到硬茬子了?連忙追了上去,將許澤平攔在書坊門口:「哎哎哎,書生郎,是小的有眼無珠,有話咱們好好說,做生意最講究的就是和氣生財不是?」
許澤平心底軟和了下來,面上還是生硬,他冷哼一聲,「這句和氣生財,是不是對於你來說太諷刺了?」
徐掌柜那能夠不知道話頭已經有周旋的餘地了,連忙迎著許澤平入了書坊的貴客室,奉上了好茶相待:「還不知道書生郎,您的名諱?」
「小生姓許,名上澤、下平。」
許、澤、平,徐掌柜在心底默念一遍,只覺得很是耳熟 ,他在仔細觀摩許澤平的年紀,隨即反應過來了,當即拍了拍自己的額頭:「原來是許秀才,當真是小人的有眼無珠啊!」
現如今的金州城又有幾人不識許澤平?
年少有為,容貌出眾,正正是風流好兒郎!
百聞不如一見,今日徐掌柜得見,眉目清朗、眼神果敢堅毅,果然是個風華絕代的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