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著守孝,諸多事情,許澤平也不在幕前晃了,而是轉為幕後指揮。
希望學院在六月二十日建成,在建院立碑之時,許澤平讓楊縣丞將程哥兒的名諱添了上去,許澤平要為程哥兒爭取屬於他的利益。
在這碑的背後,程哥兒與曹周氏不再是誰的夫郎、誰的妻子,他們擁有自己的名諱程安意、周婉婷。
眾匠人,聽著楊縣丞講著希望學院前身希望私塾的故事,看著碑後那兩個名諱,都是十分的敬重。
因為有他們的奉獻,才有了如今的希望學院。
這一刻,他們也不再覺得哥兒、女子是那麼的無用。
若非時代的束縛,或許這些哥兒女子也並不比他們這些漢子差。
七月初一,希望學院開收蒙童。
因為第一年開放,師資有限,只收了三十個蒙童。
這三十個蒙童,有十五個是來自嶺北另外兩所私塾。
新收的三十個蒙童、加上希望私塾原先的三十個學子,希望學院如今就有六十個學子了。
許澤平在開學後,出了一套考卷進行摸底,將六十個學子分成了三個等級。
目不識丁的,乃是三等蒙童,由希望私塾的老童子給他們啟蒙。
一知半解的,乃是二等蒙童,由洪書吏給他們授課,學習一年級的內容。
考卷全部答對的,便是一等蒙童,由蔣書吏給他們授課,正式學習二年級的內容。
七月中旬,兩個長袍秀才找到了縣衙。
這兩個長袍秀才不是別人,正是嶺北兩所私塾的先生,王蒙和蔡文學。
「許大人,您這樣做,豈不是砸我們的飯碗?」
王蒙和蔡文學一見到許澤平,行了作揖禮以後,就忍不住開始控訴。
現如今他們兩手裡的學子,只剩下一半,另一半都跑到希望學院去了。
剩下的這一半學子,聽著他們原來的同窗說希望學院新穎的教學方式
——先生們會根據每個人的學習的進度,分配不同的班級。
不但有國文課、還有算經課,國文就是學習【千字文】、【百家姓】這些書籍,算經課就是學習先生從來不教授的【九章算術】。
且他們還有射箭的健康課,不像從前那樣,只會關在課室里背書默譯。
這樣新穎的教學,引得這一半學子也是心動不已。
已經有不少的學子父母,向他們打探退課退束脩的事情了。